首页 / 

两会关注

发表时间:2018-06-07 11:04
分享到:

杨利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时代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孟凡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员杨利伟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进入空间站时代。

  “经过25年艰苦努力,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今年载人航天科研任务很重,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杨利伟说,我国空间站核心舱要由初样研制阶段转入正样阶段,其他舱段进行初样阶段的研制和生产。

  杨利伟表示,今年,我国将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此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以前飞行任务两年左右一次,将来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期间每年要有两次发射,需要航天员的数量会更多,所以选拔航天员的数量会增加。前两次以驾驶员为主体进行选拔,根据工程需要,我们此次还要选拔飞行工程师,执行对空间站的建造、维护维修等任务。此外,空间站是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我们还要选拔载荷专家在里面做实验。”杨利伟如是说。

  杨利伟表示,本次航天员选拔招收的范围也将发生变化,不单单从空间飞行员当中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相关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大学,不单单选拔男性航天员,还有女性航天员。

  

潘建伟: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有信心领跑世界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孟凡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3月3日在“委员通道”表示,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我国在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处于全面领先地位,量子计算也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席之地。

  潘建伟表示,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墨子号”量子卫星圆满完成既定目标,随后“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对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潘建伟表示,量子通信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种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安全信息传输方式,它在国防、政务、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潘建伟希望,通过未来5~10年的努力,能够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来保护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量子计算。潘建伟举例称,如果能够操作一百个粒子的话,量子计算在某些特定问题的求解方面能达到全世界计算能力总和的一百万倍,是强大的计算工具,能够解决传统经典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气象预报、药物设计、物理材料设计等等”。

  2017年,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在中国诞生。潘建伟表示,量子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但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十三五规划安排了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科技领域也将实施重大项目,组建新型国家实验室。“我们把全国相应的科技力量集中一起,通过协同创新,有信心领跑世界。”潘建伟如是说。

  

赵红卫:中国动车组列车向系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孟凡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赵红卫3月3日在“委员通道”表示,未来的中国动车组列车将朝着系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赵红卫说,2017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上线。它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个动车组在京沪线以时速350公里投入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

  “目前,我们的研发团队正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的基础上,研制时速250公里和160公里自主化的动车组系列平台,以适应不同运行环境和地质条件。”赵红卫说,此外会按照打造“智能京张”精品工程的要求和2022年冬奥会的要求,研制京张智能高铁动车组。该型动车组列车会继续应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张智能高铁动车组上还会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也就是说从列车启动加速到减速停车,司机只要按一个按钮就都可以完成。

  赵红卫表示,除此之外,还会推出智能出行等一系列的服务,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多样化的高品质的出行需求。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