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
在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金融业必须认真处理好的首要命题。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金融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中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任务是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世锦:转变发展理念和政绩观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刘世锦表示,今年经济形势预计总体平稳,不会再出现高速增长,今后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6.3%,就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实做优中国经济,而不是人为的推高中国经济。
去年GDP增速超预期,这是国内经济高质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政绩观,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不能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增长,因为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
地方政府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增速,而要有所作为,更多地重视就业、质量效益、风险防控、稳定性、可持续性。未来要把经济质量搞上去,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转换。
李稻葵:中国经济向好是全球福音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最近一年中国的实体经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企稳向好的态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上升,两位数以上上升。实体经济,很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自主品牌的,也都在往上走。
展望2018年,李稻葵表示:2018年整个全球经济仍然处在一个逐步回暖过程,一般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大概增速能够到3.9%。中国经济的增速,我个人预测,大概在6.8%左右,比全球经济大概能够超出百分之七八十,就是接近全球经济的两倍。所以中国经济的向好,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福音。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