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1月,日本制造又曝出两起丑闻!东丽、三菱身陷“造假门”

发表时间:2018-11-26 17:26
分享到:

2017年,支撑日本经济的制造业巨头一家接一家爆出“造假丑闻”,神户制钢数据造假波及约500家企业;日产汽车使用无资质质检人员,质检造假长达数十年;高田安全气囊安全隐患申请破产保护等等,这一系列丑闻让日本数十年建立起来的“日本制造”品牌陷入危机。 

 

东丽公司

 

11月28日,日本的纤维巨头东丽公司召开记者会,承认他们旗下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东丽Hybrid Cord,存在长期篡改数据的行为。 

东丽公司社长日觉昭广在发布会上表示:“神户制钢和三菱综合材料,公布造假行为后,社会反响很大,这让我们觉得造假是不可原谅的。”

东丽公司经自查后发现,公司下属一生产轮胎增强材料的子公司自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存在篡改产品质检数据行为,将不符合强度标准的产品作为合格产品提供给客户。造假时间长达8年,涉及产品149件,受害企业13家。造假数据主要涉及增强汽车轮胎强度的辅助材料。 

东丽公司建于1926年,是日本最大的纤维化学生产企业,在研发新型碳素纤维材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是日本高附加值新型材料走向世界的典范。涉及的产品主要是供汽车轮胎、导管和皮带使用的纤维增强材料,被用于飞机机体和汽车车体等方面,共计约400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波音公司的供应商之一,此次涉及数据造假东丽产品中并不包含供飞机制造使用的纤维增强材料。要知道日本东丽公司是美国波音777客机独家碳纤维供应商。一旦涉及数据造假,那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三菱公司

 

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竹内章11月24日在记者会上承认,公司下属的三个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存在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就此向社会公众表示道歉。 

作为日本有色金属的龙头企业,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旗下拥有数家子公司,其业务范围囊括了水泥、金属材料、工业加工、能源行业等,为全球上百家工业制造厂商提供原材料。2016财年营业收入达1.3040万亿日元,纯利润283亿日元。

三菱综合材料发布的公告显示,三菱电线工业最早在今年2月公司的内部调查中就发现了数据造假的问题,并在3月向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汇报。然而,一直到10月23日,问题产品的出货才被叫停。据了解,三菱电线工业的母公司三菱综合材料在10月25日接到报告后,直到一个月后的11月23日才向社会发布公告。 

公告指出,三菱电线箕岛制作所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间生产的橡胶密封圈被发现篡改数据,数量达到约2.7亿个,涉及229家客户。其中,航空航天类客户为70家。该产品广泛用于汽车、舰船、飞机引擎等设备。不合格产品涉及日本自卫队的舰船和飞机引擎。 

三菱电线数据篡改问题与神户制钢造假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神钢在经营阶段发现造假问题后做出调整,而三菱电线则在管理层知晓其产品存在不足,篡改性能数据的情况下,仍坚持将产品交付给采购商。与前者相比,后者性质更加恶劣。另外,外界普遍质疑,产品数据造假是三菱综合材料公司层面有组织的行为。 

 

日本造假系列事件回顾:

 

连续爆发的日本制造企业产品参数造假丑闻在重创日本制造业声誉的同时,其暴露出的产业升级受挫、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也值得深思。 

1.日产汽车 

2017年9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汽车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 

2.高田安全气囊 

从2004年开始到2017年,高田安全气囊已造成至少1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主要事故表现为,安全气囊在弹出时,带有塑料碎片和金属碎片,划伤司机的颈动脉等部位。因此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申请破产保护。

硝酸铵是一种成本低廉的化学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结块,而高田公司在生产气囊发生器时并未添加干燥剂。高田气囊在组装过程中,由于长久暴露在高湿度环境的水汽中,气体发生器内部的硝酸铵等推进剂受潮变得极不稳定,一旦点燃就会剧烈燃烧并爆炸,导致气体发生器破裂。所以,安全气囊在未发生车祸时,也能炸开金属筒,飞溅起金属碎片。 

3.神户制钢 

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被曝出涉嫌产品出厂数据造假,波及下游企业500余家,所涉及产品从最早的铝、铜产品,蔓延至铁粉、厚板、钢铁线材等公司核心产品。 

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之间公司向客户交货的19300吨铝产品、2200吨铜产品和19400吨铝铸件和锻件中,大约有4%的产品存在伪造检测数据的情况。简单点说,就是造车的原材料以次充好,而铝、铜制品强度减弱可能会出现运行期限缩短等影响。 

 

近期曝出的一系列“日本制造”危机有些共同特征:

  

一是涉事企业多为日本高端材料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上游,这使其问题产品的危害更易扩散到各行各业,也使其产品问题更隐秘,更易躲过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 

二是产品质量数据篡改时间跨度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 

三是企业内部大多知情不报,以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等 

策划:新媒体事业部

编辑:王泽坤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