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年引进6个诺奖得主 江苏无锡筑起人才“金字塔”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15:40
分享到: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公司正式决定向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递交材料,这家国内惟一能提取应用贻贝粘蛋白的药企敲响了全球最严苛的医药市场大门。“自从引进了诺贝尔奖得主后,企业国际化一下子上了快车道!”董事长顾铭难抑兴奋。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无锡)海智洽谈会上,两位诺奖得主分别与包括贝瑞森在内的两家无锡企业携手。至此,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无锡连续引进6位诺奖得主,11位外国院士与本地民企牵手,在国内绝无仅有。
  短时间内诺奖得主纷纷落户,虽然出乎意料,其实有迹可循,是水到渠成。早在2006年,无锡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出“530”计划,提出5年内引进30名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第一年落户的“530”企业仅7家,但无锡在从上到下毫不动摇的人才战略坚守中渐进佳境,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刷新为1822家,大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530”的桥梁作用和人才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最近落户无锡的两位诺奖得主,均由像顾铭这样的“530”人才主动引进。
  在智慧头脑的激荡、尖端技术的汇聚中,城市产业的格调悄然改变。从2009年开始,无锡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3%,据科技界权威人士分析,已跨入“创新活跃期”。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也蔚然成风,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96%,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418家,位居全省第一。在这块质态优化的热土上,“530”企业走向深度融合,数据显示,去年超过15%的“530”企业获得大型企业及风投机构的投资,超过300家本地企业借嫁接“530”实现了传统产业与高科技项目的对接转型。
  无锡空前的人才资源大配置,市场发挥了决定性力量,民营企业也以其旺盛的创新需求成为主力军。这次和6位诺奖得主中的5位成功“做朋友”,共建研究院。在中央空调领域名气颇大的双良集团近年进军生物产业,5个月前携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里,签约前,双良先期投入的研发和实验室设备经费已达8000万元。
  6位诺奖得主是“塔尖”,上千名“530”人才为“塔身”,以各类技能大师为“塔基”,如今一座坚实的人才“金字塔”已在无锡筑起。最近,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榜单上,无锡因在科技方面的亮丽表现位居第二。
  (贡超 朱婧婧 朱品昌)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