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争先进位 湖北大冶县域经济一片红火

作者: wz 发表时间:2021-02-27 22:26
分享到:
  湖北大冶市去年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在百强中排名第97位,同时获评“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称号,全市县域经济一片红火。这是记者日前从该省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据了解,2012年大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63%;财政总收入51.8亿元,增长37.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5元,增长16.2%。
  大冶县域经济一片红火的“秘诀”何在?大冶市市长李修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主要是近年来,大冶抓住了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和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机遇、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拓展园区平台,增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该市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新区,大冶经济开发区进入了“全国县市百强开发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列,获批全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高效节能换热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引进项目128个,其中亿元项目47个,总投资223.6亿元。同时,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区一特色”的要求,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工业小区。其中,灵乡镇投资62亿元,引进项目56个;陈贵镇投资30亿元,建成雨润食品产业园和顺富纺织服装产业园;还地桥工矿废弃地试验区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金湖街办在引进大安钢铁后,正着力打造中部钢铁产业基地;殷祖镇建成古建材料产业园;保安建成电子产业园。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工业小区11个。下一步,还将按照“1+4+N”的思路,努力形成1个国字头、4个省字号和N个乡镇特色产业园竞相发展的大格局。
  壮大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该市以“项目建设年”为总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其办法:一是创新理念推进“专业化招商”;二是健全机制加快项目建设;三是明确定位促进产业提挡升级。以第三点为例:明确机电制造集群向系列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新型建材集群向环保型、精细化方向发展,饮料食品集群向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纺织服装集群向配套型、品牌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更多的百亿产业。2012年,四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61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6家,达到了241家。下一步,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4个以上,投资额度达到18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80亿元以上;培育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和板块1~2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四大集群总产值达到7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70亿元以上。
  助推镇域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首先是政策激励镇域经济发展。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镇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每年给予1000万~2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并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乡镇发展,80%以上的用地指标供给乡镇,乡镇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先征后支,按不同比例奖返给乡镇,极大地激发了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2012年,全市所有乡镇(街办)财政总收入均过千万元,8个乡镇过亿元,其中过2亿元的5个,过3亿元的3个,过5亿元的1个。目前,大冶有6个乡镇进入了全省“百强乡镇”的行列。其次是舞活龙头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建成规模化种养基地87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4个,带动8万农户融入种养加产业链中,已形成了2个百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极大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再其次是镇村联动加速城镇化。近年来,该市共吸纳6.1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引导7.6万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社区)有序转移,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53.2%。下一步,大冶还将大力实施“镇城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力争今年进入全省“十强”乡镇达到5个以上,进入全省“百强”乡镇8个以上。
  李修武最后表示,要虚心学习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再鼓干劲,开拓创新,努力在“百强”道路上争先进位,为全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wz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