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扩大信息消费、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宽带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推进互联网+等信息化工作一再成为政府推进、社会关注和市场投资的热点,并多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助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有力工具,让百姓能真正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试卷,福建省厦门市对此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厦门模式悄然浮现
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城市的厦门,在以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方面始终走到全国的前列。摆脱单纯的技术观点,把信息化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之一,从社会和百姓需要的角度来整合各项工作内容,让真正能落地开花的信息技术和成果在厦门得到最好地推广和扶持是厦门市委和市政府在近年来工作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个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独特的厦门模式正在悄然浮现出来。
据介绍,厦门市政府极其重视三网融合和信息消费,不仅提出“一把手挂帅”,而且将这一口号落在实处。市委书记亲自主导整个工作的推进,组织各部门用政策、技术、标准、商业等各种创新手段“定向破障”,打破一切阻碍工作推进的因素。这种举措对信息化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脚踏实地开展工作
厦门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厦门整体发展的战略方向设定的,针对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来设定议题,决定各项信息化工作如何开展。由于将信息化和实体工作结合并进,因此很多工作都做到了目标明确、路线清晰;由于这些工作都是根据具体实际设定的,最后取得具体的成效非常明显。
厦门市提出“网路通、资源通、服务通、产业兴”这一指导全局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厦门信息大环境建设中各层面工作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相互衔接、整体优化的目标。
厦门专门针对目前网络资源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三同一专”的试点工作,实现了小区网络的同机房、同通道、同网端和专业维护运营,有效降低了综合的运营成本,在全国第一个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自主选择服务商。
同时,厦门还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市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在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降低社会综合成本的同时,大大方便了全体市民。
此外,厦门还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实现电信和广电四大运营商共建共享,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小区共建地方标准,在全国第一个开发了地方的宽带地图、实现了对宽带入户的双向补贴等。
这一系列的亮点勾画出厦门模式的全貌:首先是把技术进步放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建立本地的整体工作思路和长远发展目标。其次是把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好处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再其次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踏踏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