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青岛市经信委公布了首批获得“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的110个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根据《青岛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企业申报、资格初审、推荐、审核筛选、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青岛中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源RFID集成器件”、青岛中嘉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的“高速列车手机移动通讯系统”等110件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榜上有名。
“绝活”在手才能笑傲市场
据了解,今后青岛市将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练绝活”,发展“专精特新”产品。
记者了解到,首批上榜的“专精特新”产品,不管从装备制造、产品创新、到软件、云平台……多数产品都让人眼前一亮。还有不少企业凭借这独有的“绝活”,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骄人成绩,甚至是领跑整个行业发展。
例如,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花生联合收获机”开创了行业领先技术。据了解,为了破解花生联合收获这一当今世界农机行业难题,减轻农民兄弟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工作,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历经5年多,终于研制生产出4HB-2A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该产品在花生联合收获时行走、挖掘、摘果、清选、输送等关键环节,实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2010年批量投放市场后,反响强烈,还远销印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此外,还有高速列车手机移动通讯系统、太阳能升降立体停车库、低压长袋脉冲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这些产品(技术)在产业方向上突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其中,95%的企业采用国际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标准;全部产品(技术)拥有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289项;有4个企业参与起草制定行业标准;近60%的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
年内启动第二批培育计划
随着首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公布,年内青岛市经信委将启动第二批242个“专精特新”产品培育计划。记者从经信委获悉,这些产品是在岛城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优中选优,筛选出来的。220户企业的242个产品进入培育计划,经过半年培育期,年中将对242个产品进行专家评审。最终评审通过,并有项目计划的企业将获得资金支持,每个企业30万~50万元。扶持资金总量将在16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
青岛市经信委还将对获认定的企业实行分层次、分行业管理和服务,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步伐,率先建立起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的“发现申报—监测培育—认定扶持—验收提升闭环管控体系”。使一批批中小企业能迅速成长为行业内领军企业。
销售额将破万亿大关
根据今年青岛经信委的工作要点,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将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银行渠道小微企业新增贷款35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担保额将突破200亿元。
年内将推进小企业创业集聚载体建设。围绕解决小微企业用地难和推动产业集聚,新培育3个小企业创业基地,支持都市工业型、科技服务型小企业创业;新培育10个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促进镇域工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梯次推进6个小企业园区建设试点项目,承接产业配套型小企业定向转移集聚。此外,还将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制定中介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生产性中介服务业招商力度,积极培育综合性、集团化品牌中介机构,组织认定20家中介服务示范集聚园区,争创国家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促进中介服务业集聚、规范发展。
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年内将完成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改造13个骨干窗口平台,使全市服务平台总数保持在150个左右。整合全市平台网络服务资源,组建重点领域专业化服务联盟,推广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财税代理等普惠服务,力争年服务企业6万家次。
名词解释
“专精特新”:为保证“专精特新”企业质量,青岛为“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划定标准。“专”需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精”需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需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新”需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