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飞地联姻 江苏扬州创新型经济增长引擎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55
分享到:
    盛夏时节,西子湖畔,细雨绵绵,轻风拂面,“2011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杭州推介会”在杭城举行。
  “今年的推介会,是扬州市自‘十一五’以来的第十二次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飞地联姻活动。”江苏扬州市经信委主任刘在銮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春季,扬州市就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了首届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推介会,此后他们在北京、长春、上海、成都、武汉等10多个省会城市相继组织开展产业合作推介会,对推动扬州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飞地联姻与产业合作也成为扬州市创新型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政府牵线搭桥
  推介会上,来自扬州地区的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华富控股集团、江苏金方园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邗江区招商局等20多家知名企业和相关区域负责人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0多所院校就工程机械智能与远程控制技术,平面波导光电技术,大功率伺服电机开发以及软件信息服务等30项高新技术与产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签订了协议;来自扬州地区高邮市的江苏康宝电器公司、江都市的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邗江区的扬州亿脑智能科技公司,维扬区的扬州远梦科讯有限公司,市化工园区的南京大学扬州化工研究院等12家单位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就新能源、新材料、电子软件、生化工程、工业催化、纳米材料、机械液压传动等领域的开发应用项目签订了20项人才引进协议。
  杭州市经委副主任郑荣新说,杭州与扬州同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及历史文化古城,杭州西子湖与扬州瘦西湖南北遥相呼应,涓涓古运河将两座古城一线相牵。
  郑荣新说,杭州市文化与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院校与科研机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居全国前列,工业经济连续20年呈两位数增长。2010年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沿海发达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杭州、扬州两地政府及民间均交往频繁,合作基础深厚。这次推介会双方带着创新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强烈愿望汇聚在一起,将为两地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创造新机遇,注入新活力。
  扬州市代表团团长、扬州市副市长闻道才说,近年来,扬州把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作为重大战略,全市经济高开高走。
  目前全市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以及智能电网、电子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扬州与杭州相隔千里之遥,同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了适应“十二五”乃至今后创新发展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扬州组成250多人的精锐团队前往杭州寻求科技合作,探访名校贤才,这是推进两座城市开展深层合作的重大举措,对双方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必将产生里程碑式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踏访名校院所
  与浙江高校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是这次推介会的重中之重,浙江各高校与科研机构也将这次推介会视作其扩大对外影响,实施深层合作的重大历史机遇。
  会议前期,扬州市代表团成员分别参观考察了杭州市东方软件园、浙大网新科技集团以及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等相关企业和院所。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扬州代表团一行饶有兴趣地考察了该校的流体动力与控制系统以及硅材料研究利用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系统地参观了该校创建110多年以来历届知名学者与院士的名录及其科研成果。
  浙江大学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4位,2010年科研经费27亿元,仅次于清华大学,排名全国第二;论文发布与专利拥有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高校第一;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连续10年排名全国前6位,居全球高校260位左右。长期以来,浙江大学秉承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产、学、研合作重点领域在长三角,兼顾西部欠发达地区。
  长期以来,扬州四市三区有200多家企业与浙大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这次签约的3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与20项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浙大各院所占70%以上。扬州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今后都需要与高校建立深层合作关系。期待两地市、校之间的合作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实现“三个领先”
  近几年扬州市创新型经济高速增长,飞地联姻功不可没。据刘在銮介绍,2010年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2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9%,比2005年增长8.2倍。“十一五”期末全市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140个,是“十五”期末的4.3倍,年均增长34%。
  与此同时,扬州市新兴产业也获得重大突破。2010年扬州市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电子书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22亿元,年均增幅达60%以上,快于全市工业增幅近一倍。培育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新兴产业制造企业,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7家,5亿元以上企业3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7家,50亿元以上企业两家。
  闻道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扬州市新兴产业将重点培育五个千亿级规模产业,其中新光源、新材料、电子书产业年产值均达到1000亿元,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分别达到1500亿元与2000亿元。通过5年的科学推进,努力实现3个领先,即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三新一网一书”产业总产值达6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0%以上,比“十一五”期间翻两番;关键技术全国领先,“十二五”期间,努力掌握突破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居全国前列;示范推广全国领先,力争半导体照明、光伏发电、智能电网、电子书等新兴产业的示范应用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推进全市绿色新能源、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电子书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