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液晶面板工业报告(26)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18-11-26 15:37
分享到:
                         5代线是韩国超越日本的分水岭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路风 蔡莹莹
  阅读坐标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激荡的TFT-LCD工业史2.3.2第二次进入浪潮:改变了游戏规则的韩国企业
    第三章比勇气更重要的是“惶恐”:京东方的液晶历程
    第四章“液晶热”与政府能力: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中国TFT-LCD工业的发展
    结论
  1999年是韩国企业的转折点:5月,LG和荷兰飞利浦宣布,后者以16亿美元的投资换取LG液晶业务的50%股份,新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LG·PhilipsLCD)于9月正式运营。此前,飞利浦也曾涉足TFT-LCD领域,但始终不能在量产上取得突破,于是选择与LG结成战略联盟。而LG则不仅因此而获得投资,而且也使飞利浦成为合资企业在韩国设立的工厂的大客户。7月,苹果电脑公司向三星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液晶生产设施的建设。10月,三星接获戴尔价值85亿美元的TFT-LCD大订单的合同。11月,现代集团与3家笔记本制造商,包括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5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1999年,三星在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的份额达到18.8%,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了原来的龙头老大日本夏普。
  当2001年全世界TFT企业都在亏损时,LG咬牙投资建设世界上第一条5代线(1000×1200mm玻璃基板),当年8月装机,并于2002年5月建成投产。这条线使LG的TFT-LCD市场份额在2002年10月第一次超过三星。三星于2001年底发现自己的5代线计划已落后于对手,于是加快步伐,一口气连建两条5代线,但直到2003年12月才再次小幅超过LG。当LG于2004年建成6代线之后,气势更胜一筹的三星则跳过6代线,于2005年和2006年连续建成两条7代线,均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只有现代集团落伍了,它受财务危机的拖累,已经没有力气再建5代线,最后不得不决定出售液晶业务。
  在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削减投资而且谁都不知道何时有转机的时候,企业增加投资是需要有特殊勇气和胆魄的,必须具有衰退期必然紧随着增长期的信念。韩国企业在第3代技术上作为夏普、DTI和日立的紧密跟随者,他们通过日本的周末兼职科学家的“汉城高速”建立能力。韩国企业的扩张也受益于国际化的产业链,不但主要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包括了一些美国企业,即使是日本的设备和材料厂商也是“积极和贪婪”的,当日本企业停止投资的时候,它们急于把自己的产品卖给更多的客户。设备和材料包含了新建产线所必备的大量关键知识,通过机器人化以及交钥匙工程,许多人为因素被基本消除了。这种国际化的性质有助于后进者超过领先者。
  韩国企业的进入和凶猛扩张改变了TFT-LCD工业的游戏规则,它们不顾短期赢利状况而采取了进取性的投资战略,而支撑这种行为的是对市场前景的远见和信念。从由眼前盈亏所左右的财务逻辑来看,韩国企业的行为的确是令人费解。2001年10月底,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国际光电大展期间的一个研讨会上,某日本知名大企业的一位高管以泰坦尼克号为例质疑韩国企业准备投资5代线的决策(讽刺韩国人以为越大越好)。
  但事后看,率先建设5代线正是韩国超过日本的分水岭。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推动TFT-LCD跃入电视应用阶段的主角不是作为产业化先行者的日本企业,而是后进的韩国企业。在桌面电脑上替代CRT并批量应用于电视的TFT-LCD液晶面板是由5代线首先生产的,而率先建成5代线的企业恰恰是韩国的三星和LG(2002年)。那时,不仅日本企业不相信韩国企业能够为其5代线找到足够大的市场,而且业内甚至认为5代线已经达到了液晶工业的物理极限。只是当两个韩国企业凭借5代线使TFT-LCD进入桌面电脑和电视时代并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之后,日本夏普才改变了保守态度,跳过5代线去直接建6代线。因此,夏普向大尺寸TFT-LCD进军的动力,其实是来自韩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和榜样作用。当LG和夏普同于2004年建成6代线后,三星又于2005年建成7代线。此后,夏普于2006年率先建成8代线,这是日本企业自2000年之后的第一次领先。目前夏普正凭着在建的10代线保持着领先地位。新进入者驱动竞争的动态性体现在,它们进入更大尺寸的面板生产使得能应用于更新的领域,包括大尺寸笔记本屏幕以及第一次应用于桌面监视器。这种由韩国新进入者驱动的新应用,对扩展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工业史证明了韩国企业改变游戏规则行为的合理性。当TFT-LCD工业开始成熟后,它就展现出来与半导体工业类似的基本特点: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就是新工艺的开发,因为新品开发所需要做的试验,只有在同一生产地点和完全真实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是有效的。因此,TFT-LCD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都离不开对新的生产设施的投资(例如,更大尺寸的显示屏只能由更高世代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由于产品创新需要新的生产设施,所以投资成为这个工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而且也使这种投资的强度高、规模大,并因此而导致了高风险。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投资战略,而不是抽象的技术水平,成为企业在TFT-LCD工业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需求方面,准确地说,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抑或TFT-LCD工业的技术进步在创造需求,而不再是TFT-LCD技术本身。由于竞争所推动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创新,使得TFT-LCD最终不但进入了电视时代,而且超越了电视本身,其应用范围包括了电脑、电视、手机、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移动多媒体、公共显示屏。即使是电视本身,TFT-LCD技术也使电视的显示屏幕面积大大超越了原来无法想象的尺寸。甚至可以说,液晶平板显示器使所有需要显示的产品都变成可以移动的了。在这个信息时代,液晶平板显示器无处不在,已不再是现有需求限制技术进步,而是技术进步决定需求的范围。投资强度是如此的巨大,只有决策者对市场前景的远见和信念,而不是眼前的收入,才能证明这种投资的合理性。
  (待续)
  摘编自《战略与能力———把握中国液晶面板工业的机会》课题报告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