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
图为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陈艳琳。
企业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台设备,每一名员工都在我的心里,我的汗水挥洒在这里,我深爱我的企业——陈艳琳
(一)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陈艳琳,是大家公认的敬业“女管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甘愿为企业和职工奉献一切,把企业这一大家当成自己的小家来经营,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全公司上下的一致赞誉。
1984年,陈艳琳毕业于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由国家统一分配到长春市变压器厂,一干就是28年。这期间,她在企业由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经过不断学习,不停探索,不懈努力,陈艳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敬业工作,帮助企业在1998年濒临倒闭的情况下走出困境,得以生存。现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这一原老国企在行业里有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专毕业后,陈艳琳总觉得知识不够用,因此总是不断地学习,先后在沈阳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完成了工业会计本科学业和企业管理研究生的研修,2001年又取得了美国威斯康星国际学院的硕士学位。
1998年,她被任命为财务处长,2002年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及总会计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机械系统全国审计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长春市会计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长春市总工会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并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还被长春市总工会女工委授予“巾帼英雄”称号,2011年当选为长春市宽城区人大代表。

(二)1997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开始严重亏损,资金严重短缺,不能及时购入原材料,合同无法按期执行,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发放。为了保证生产能持续进行,保证职工的生活和保持企业稳定,陈艳琳以厂为家,连续4个月从朋友、亲属手中借款解决生产急需材料和员工工资问题。到1998年,企业的年收入已下降到2000万元的历史低谷,一点资金都没有,无法运转,已濒临倒闭。面对这一困境,企业是否停产,员工何去何从,她焦急的彻夜难眠。每天去联络一些大公司集团,看谁有实力并愿意接收企业。经过无数次探寻与洽谈,最后确定归并到东北输变电集团。在洽谈兼并的过程中,她频繁来往于长春、沈阳,办理跨省的资产划转,员工接收等具体工作,经常当日往返,辛苦异常却毫无怨言。
但被东北输变电集团兼并也只给了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其经营状况没有根本改善,企业继续滑坡。2002年,企业又陷入第二次危机,债主盈门,资不抵债。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情况下,2003年,她几度南下,奔波数月,到上海华明、遵义长征等多家意向合作单位考察洽谈,最终招商成功,吸引上海华明1000万元资金,与其共同组建了新的公司———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同时引入了民营管理机制,从而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根据公司的决策,她又开始积极推进企业机制改革,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精干、实用、高效”为原则,剥离非经营机构,进行部门改组,实行扁平化管理,制定考核指

标。先后实施了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管理机构改革,形成了新的“八部一室”管理机构,剥离了非经营机构,取缔了托儿所、卫生所、车队等,从而使企业快速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当年下半年,企业就完成产值1.7亿元,实现了历史上超亿元的突破,而且是超过了190%,一举扭亏为盈。之后的几年,企业连年上台阶,产值、效益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已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超5亿元。
(三)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陈艳琳以一个女管家特有的细心,在观察市场动向,盘查企业资产时发现应收账款过大,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为此这年5月,她只身前往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的30多家企业,追回陈欠款项300余万元。这些企业大多都在山里,她有时候一天就往返几个企业;更有一些西北客户,只有让你喝醉的时候,才能多给你一些欠款。就这样,她经常喝完这顿吐出去还要继续赶往下一个企业

催缴欠款。当年正值女儿高考之际,她却撇小家为大家,先后两次去西北,直到女儿高考的前几天才赶回家里。刚进家门,女儿就委屈地说:“我天天就吃方便面,像个没娘的孩子一样。中考的时候你就这样天天地忙,现在高考的时候还是这样,怎么就你忙呢。”听着女儿的话,她心里十分愧疚,只有连连说对不起,可事后还是照样忙。
与此同时,她还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于是她积极倡导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财务核算软件,设计软件等。在开展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十分繁重,陈艳琳亲自带领相关人员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十点钟,连续加班了近两个月。考虑到大家都已非常疲劳,她还主动承担了全部后续工作,每天早早就坐在电脑前审核数据的录入。经常整天不离开电脑,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为了保证如期完成任务,她在一个休息日里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一直在进行数据审查和录入,停下来时脖子都不会转了,一个星期连头都回不了。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陈艳琳更是心细如发,从产品订单到原材料采购,从制造费用至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她都要求通过管理软件实施控制,多方压缩成本,坚决贯彻“买的贱,卖的贵,中间环节不浪费”

的原则;并明确提出原材料成本每年压缩一个百分点,应收账款按订货量要每年下降,产成品要求零库存,利润实现最大化。同时,她还组织成立了降本增效领导小组,并下达降本增效专项任务责任书,将这项工作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依据,致使公司每年都能降低成本1%,可节约300万元左右。通过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长春三鼎”在微利的市场环境下,在保证员工利益的同时,每年都实现利税几千万元。
2011年,公司聘请了深圳立正顾问机构给企业进行诊断,通过专家评价,他们发现自身还存在很多管理问题,为此公司接受了专家制定的管理提升方案,开始在全公司推行“6S”管理。而陈艳琳又成为这次企业重大管理升级活动的主要领导者。在她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公司成立了“6S”推进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6S”推进小组,按照专家的指导,参照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标准,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正在向高标准逐步改善和提升,特别是在产品质量、考核控制、员工培训和素质提高上,更是迈进了一大步。吉林省政府也非常支持“长春三鼎”决心通过强化管理来实现快速发展的这一做法,还拨付了部分资金。目前,公司已被确定为吉林省管理提升示范单位。
(四)为了企业的发展,陈艳琳不但经常加班加点顾不上家,而且有病住院还惦念着企业。有一次在家做饭时,她的右腿被开水大面积烫伤,皮都脱落了,非常痛苦。但就在烫伤的第三天,当她知道单位有重要工作需要她时,陈艳琳二话没说,当即将伤腿用塑料布包上,穿上特制的棉裤,快速赶到了企业,这之后,她索性就这样坚持上班了。2005年,她又做了乳腺瘤手术,缝了十几针。但术后第四天,伤口的线还没有拆掉,她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而同事们根本就不知道陈艳琳刚刚动过手术且正在住院。
更让员工们感动的是,陈艳琳对他们的生活也非常关注和关心,充分表现出了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个共产党员领导浓浓的人情味。公司职工李润贵不幸患上脑瘤,家里没有那么多钱给他治病,陈艳琳就组织全体员工为其捐款两万多元,个人亦捐款给他;出院后,还时常去看望他。公司有一名工伤人员叫王景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妻子又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陈艳琳就积极争取为其增加工资待遇;王景华去世之后,妻子一个人生活更加困难,陈艳琳又个人资助其2000元,并积极帮助她解决了住房产权问题。
公司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是农村孩子,为了妥善安排他们,2005年,在陈艳琳的组织下,公司将原托儿所改建修缮为“大学生公寓”,为他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住所;到他们结婚成家,大学生们又面临着住房难问题,她又组织安排把公寓一层改造为“员工之家”,为已婚无房的大学生们提供了生活住所。2006年,公司还将原企业招待所改造,给新入厂的外地青年工人居住,还派专人负责照顾他们。除此之外,每当节日,员工们都会收到一份礼物,对特困员工及有临时困难的员工,公司也总是及时伸出手来给予援助,并倡导大家发扬互助精神,团结友爱。曾有一名员工的一岁半婴儿患了白血病,大家马上募捐了数万元,而陈艳琳在这其中总是起到表率作用。多年来,这样的事陈艳琳到底做了多少谁都说不清,用员工们的话说就是不胜枚举。
(五)作为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陈艳琳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亦极为重视,特别是在科研投入和激励方面,她更是起到了主导和推进作用,为企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尤其是近几年,陈艳琳积极倡导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开展课题攻关,使公司的多个研发项目都得到落实和完成。这期间,她一方面为公司广招人才,强化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增加研发支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几年来,“长春三鼎”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千万元,已达销售收入的4%,公司的技术中心还被吉林省确定为省级科技中心。该技术中心定期开展培训,举办专家讲座,给新入中心的年轻技术人员分配指导专家。与此同时,公司还制定了专利申请奖励、研发成果奖励等政策,制定了完善的薪金、补贴和福利计划,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结果仅近两年内就获得专利11项。
(六)在陈艳琳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下,目前,“长春三鼎”公司已培养出了一批同行业的科技领军人物,一批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和一流的员工队伍,成为具有先进管理模式和设计手段,完整的产品研发、制造、营销体系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现具备年产变压器6000兆伏安的生产能力,其工艺水平、检测手段和质量水平均居全国变压器的先进行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产品已远销到越南、印尼、伊朗、阿尔巴尼利、巴基斯坦、新加坡、韩国、乌克兰、缅甸、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并受到外商的好评。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该公司还是国内电炉变压器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目前国内的6个电炉变压器行业标准均是以该公司为主起草的,从而标志着其在电炉变压器的技术水平上正在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以前,我国大型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市场却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国内需求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其主要方式是随外购的电炉成套引进。不但价格高,交货期长,而且服务很难做到快速及时。
今天,“长春三鼎”已在我国电炉变压器领域研制出了数十个“中国第一台”。2002年,无锡锡钢集团需要一台3万千伏安的大型长弧电弧炉变压器,虽然这一产品当时我国不能生产,但鉴于“长春三鼎”在行业中的名气和地位,更是基于成本、服务和需求紧迫等多方考虑,他们找到了“长春三鼎”,而公司更是勇于接受了这一具有使命感的任务。为此,他们动员全厂上下合力攻关,先后攻克了电场、磁场和热力场等多方面的诸多技术难题,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研发出这一当时我国首台大型电炉变压器,不但质量和水平不逊于国外产品,而且价格还低了60%,交付使用后,运行一直良好,为此用户非常满意。而后,他们又再接再厉,研发出了3.5万千伏安的长弧电炉变压器,先后应用于越南太原钢厂、莱芜钢铁、河南永通钢厂等十几家钢铁企业,从此基本取代了同类型的国外产品。
2003年,福建国际钢铁制品有限公司进口的一台4万千伏安的长弧电炉变压器在运行了几年后损坏且无法再用,需更换一台新的。这一型号当时国内也不能生产,再从国外买他们又不认可,为此又是“长春三鼎”通过攻关研发出了这一我国第二个大型电炉变压器的“中国第一台”,而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沙钢集团一台进口AEG6.5万千伏安变压器损坏,也是三鼎公司帮助修好,当时也只有三鼎公司有这个技术力量和胆量。
这之后,“长春三鼎”又先后研发出了均为“中国第一台”的6.3万、6.6万、9万千伏安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可一次结晶450吨钢的电渣炉变压器,分别应用于中冶京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器厂等国内用户,并出口到印尼、伊朗等国家。以上产品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交货期短,产品性能安全可靠,达到国际标准,更有优质的售后服务让用户满意。
2010年6月9日,中冶东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中标其为炼钢车间220吨康斯迪电炉配套的14万千伏安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招标会上,为“中冶江苏重工”提供世界顶级水平康思恩电炉的外方专家,对“长春三鼎”研发、制造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的能力、技术、质量和服务等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而“长春三鼎”也不负众望,按用户的要求提前完成了这一我国首台国内生产史上容量最大,而且是世界第三大容量的超大型电炉变压器的研发和制造任务。
目前,“长春三鼎”研发、制造超高功率电弧炉变压器的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以上,不但为自身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更高的社会效益。由于大量替代进口,9年来,据保守估计,公司为用户节约的资金也达数亿元。
为此,“长春三鼎”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机械工业先进单位;2005年,公司生产的“三鼎”牌电力变压器、电炉变压器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2009年,公司的“三鼎”商标获长春市知名商标称号,2010年获吉林省著名商标称号;去年,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全国工业经济先进集体,公司董事长王清芳被评为全国工业经济十大杰出人物;2011年,公司又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单位,被吉林省评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陈艳琳于2003年创办了公司报刊,亲任主编,并执笔企管专栏,将员工、企业和社会联系起来,搭建沟通平台,形成了和谐进取的企业文化。她编写了企业员工手册,倡导“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公司精神,并提出了“创造中国一流企业,打造世界三鼎品牌”的战略目标。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的发展,凝结了陈艳琳的心血和汗水。她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的女企业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