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小学毕业生到“技能大师”的跨越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7-05 15:33
分享到:
  在太重集团公司,59岁的钳工高级技师张东元可谓大名鼎鼎。几十年来,他在工作中不断攻关、传艺,从一名普通维修钳工一步步地成长为“国家技能大师”。你也许不会想到,这样的大师,原本仅有小学文化程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刚上初中没几个月的张东元就参加了工作,1978年3月,他调到太重厂当了一名维修钳工。文化层次偏低,使张东元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恰逢当时国家恢复高考,太重教育中心开办了文化班、补习班和技术教授班。此后7年间,不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补习完初、高中的文化课,又补习技术课。1985年,他考进太重职工大学,开始了3年的全脱产系统学习。为了使自己的学习不脱离工作实际,他坚持白天上学,晚上上班。
  为期3年的学习使他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1989年,厂里从德国购进了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数控、高精度、超重型数控桥式龙门铣镗床,张东元参与安装和调试。德国专家认为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太差,一脸的瞧不起。受到打击的他就苦学电气、数控、液压等诸多专业技术知识,还购买了大量技术书籍。最终安装验收时,德国专家为他精准的技术而赞叹,他负责的机床一次性交付验收。为保证这台“国宝”机床能正常工作,1992年起,张东元抄写、翻译和标注了该机床的全部电气图、机械图及有关程序。辛苦没有白费,此后20年间,机床所有的故障他均能自行处理。
  虽说只是维修钳工,但张东元对相关数控机床做了许多结构、设计、装配等方面的建议和改进。他还创新性地用国产备件部分替代了进口备件,并取得成功,还在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国内知名大厂得到采用。最近,太重集团购买了一台目前世界上高规格的数控桥式龙门铣,他作为专家应邀去德国验收。
  张东元常说:“当工人就必须学好技术,技术上永远没有最好,学习上永远没有第一。”这样的心态使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技能大师。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工业技术创新能手、山西省创新技术能手等荣誉。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以张东元名字命名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他还被山西高级技工学校、北京一轻技校分别聘请为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专家。
  工作室成立后,张东元带领团队立足太重集团,服务省内外,积极协助解决集团公司各单位设备的多种疑难杂症,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诊断,研究、分析,组织攻关活动,创新革新成果、传承绝技绝招,并将维修案例列入实战案例库。几年来共完成技术攻关8l项(次),协助互助103项次……累计节约、创造相关经济价值达5000余万元,还培养出一批能够拓展核心技术精英团队以及高技能后备人才梯队。
  (曹克顺)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