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卫:汽轮机主治“医师”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5-31 16:05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肖相波 通讯员 李猛

宋卫:汽轮机主治“医师”

                图为宋卫正在车间精心研磨汽轮机部件。 (肖相波 供稿)
  在国内中小型汽轮机最大的设计制造供应商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拥有技术领先的研发团队,还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为打造“精良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公司中小件分厂就有一位工匠负责汽轮机的核心部套调节控制系统的装配工作,他就是宋卫,汽阀工段长助理、钳工高级技师,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员工”。
  1979年6月,高中刚毕业的宋卫便入厂跟随师傅于申金干起了钳工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到了1990年随着他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厂里便安排他开始负责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的装配。直至现在,56岁的宋师傅依然奋斗在生产一线,承担着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精雕品质
  汽轮机的装配是一项复杂又精细的工作,在装配的部套里,有主汽门、调节汽阀和连杆,其中调节汽阀及连杆有一种组焊杠杆,杠杆在组焊时要用16块筋板来固定杠杆上的轴套,这样的结构使得工作效率非常低、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合格率低,一个人每天只能完成两套杠杆的组焊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师傅与公司的技术员反复研究试验,将原来的16块筋板改换成三块菱形板将轴套固定起来,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得组焊工作效率提高了四倍,而且外观和质量也都得到了提升,这一创新改动最终获得了公司“双革四新”三等奖。
  自动主汽门是公司近年来重点推广产品,它是汽轮机主要保护装置的执行部件,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受有关保护装置或运行人员的控制,迅速动作关闭自动主汽门,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为了保证自动主汽门在汽轮机运行时能及时动作,出厂前需要做动作试验,要求主汽门关闭时间小于0.2秒。试验时由于自动主汽门的活塞与座架之间没有间隙,自动主汽门的高压油口被阻挡,高压油无法进入油缸,试验也就无法进行。以往的操作是在活塞与座架之间增加一个试验用垫片,让高压油能够进入油缸进行动作试验,试验完成后需要把自动主汽门拆开,取出垫片然后再组装起来,这一过程既费时费力又费钱,试验用的汽轮机油还无法回收利用。宋师傅经过苦心钻研,制作了一种快装动作试验装置,使用这一装置,无需垫片,把活塞顶起十毫米的间隙,就可以进行动作试验,当试验做完后仅需要取下该装置而无需拆卸自动主汽门,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油缸里的汽轮机油挤压回油箱里。这一装置的设计降低了汽轮机的制造成本,年节约汽轮机油1500公斤,被公司评为“双革四新”二等奖,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技术专利证书。
  当好汽轮机的主治“医师”
  除了装配汽轮机,宋师傅还经常被公司派去处理一些机组现场的疑难杂症,虽然这不是他的主要工作,但他仍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
  2011年前后,苏州的一家用户购进的汽轮机出现了主汽门无法正常关机的问题,公司派去的售后服务人员经过一番检修后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就安排宋师傅前往帮助解决问题。到达用户现场,宋师傅立即进行查看,凭经验觉得应该是这家企业使用的水质有问题,进一步检查发现,因水质问题使得一些部位形成了氧化皮,卡塞了阀杆,造成了无法停机,若不及时排除最终有可能造成严重事故。问题找到之后,他建议用户改换了水质,并将卡塞处的部件进行重新打磨装配,从而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宋师傅凭着丰富的经验,多次提出各项技术改进反馈给设计部门,更改设计后往往能够使一些技术难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