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五彩霞衣的华龙一号终于迎来了首次正式发布。
在日前的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
这项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机型,被视为我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里程碑,亦被誉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名片。
作为其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将在今年5月初进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并于2017年6月进行内穹顶吊装,2020年7月31投入商业运行。
国产化率不低于95%
“华龙一号的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无论在国内还是目标出口国都不会对他方知识产权产造成侵权风险;”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对记者强调说,两集团已形成了华龙一号的完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创新成果。
他透露说,目前已经申请了716项国内专利,2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104项软件著作权。
此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要求通过实施示范工程,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与核心技术,为核电装备走出去开展第三方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的造价与目前国内在建的三代核电机组相比,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表示。
在详细地介绍了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和主要安全系统及关键验证试验后,他表示,华龙一号是在现有核电技术基础上的持续改进和继承发展,首堆建设国产化率不低于85%,批量化建造后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95%,且关键设备供货可以依托现有核电机组已经形成的国产化能力。
比如堆内构件可由东方武核等供货,DCS数字化仪控设备可由广利核、国核自仪、中核控制等供货等。
咸春宇介绍说,华龙一号还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满足国家和安全局一般法的现行有效的核安全法规和和安全导则的要求;其设计以纵深防御原则和设计可靠性原则为指导,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先进设计理念,汲取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具有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好缓解措施。
其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的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17年6月30日内穹顶吊装,而另一个示范工程项目防城港,目前也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以及初步完成设计工作,出版文件6500多份。
防城港3、4号机组设计文件、设备采购及供货、现场施工准备、项目核准与执照申请等方面工作按照技术稳步推进,进展良好,预计下半年将开工建设。目前,其压力容器、安全箱、主管道、主泵等已签订采购合同。国家核安全局正在推进工程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的评审工作。
年内有望落地英国
一直以来,缺乏示范项目都是国产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的谈判“软肋”,而华龙一号示范机组的落地,无疑为我国核电“出海”增添了砝码。
作为“娘家人”,中核和中广核正通过展会、专题推介等各种方式,在世界潜在核电市场全力打造华龙一号品牌,为其海外推广积极布局。而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华龙一号也不负众望。
今年2月初,华龙一号成功出口阿根廷。根据中阿协议,两国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据邢继透露,中核集团计划于今年5月4日提交阿根廷压压水堆项目建议书。
而华龙一号落地英国之事,也有望在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定。据悉,英国政府已同意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拟新建核电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而中广核也已初步锁定了参股一个项目、控股一个项目以及工业参与的开发目标。
其中,欣克利点C(HPC)项目,采用EPR技术方案,由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团队参与开发;布拉德维尔(BRB)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由中广核牵头主导开发,EDF、中核参与。
咸春宇介绍说,2014年3月至今,中广核牵头与EDF英国能源就HPC股权转让及股东协议、英国新建核电工业合作协议、厂址转让协议等一揽子合作文件,进行全面磋商。拟在年内完成全部合作协议文本的谈判,内外部审批,并作出最终投资决策。
为落实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带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出口,实现中国核电技术的整体输出,中广核已经启动华龙一号技术英国通用技术审查(GDA)预审准备工作。
“计划在2016年推动华龙一号技术正式获得GDA的受理,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该审查,同时同步完成布拉德维尔(BRB)厂址前期开发所需的执照申请手续和后续建设运营所需恩的投资保障条件。”咸春宇透露说。
而除了英国项目外,中广核集团还在南非、罗马尼亚、土耳其、捷克、波兰等多国推动核电“走出去”。
作为福清项目的控股股东,中核集团除了与中广核集团联合在英国推出“华龙一号”外,还与埃及签署了《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沙特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城签署《关于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项目协调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与南非合能集团签署《关于核燃料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在参与马来西亚核电公司组织供应商资格审查,已于苏丹约旦等国家建立合作,并于阿尔及利亚巴西、加纳、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商谈合作事宜。
“上述国家均对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表现出浓厚兴趣。”邢继透露。
相关链接:
我核能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介绍,国家科技创新专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CAP1400,初步设计通过国家审查,已具备核准开工的条件;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山东石岛湾核电站建设已全面转入核岛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国产先进核燃料元件CF3进入随堆运行考研阶段;二氧化碳加氧气地浸提铀技术取得突破,我国首套自主核安全级DCS产品通过德国独立第三方权威认证,完成了工程样机的制造和鉴定。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6台,总装机容量为2850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张华祝称,2014年我国共完成核电工程建设投资569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世界首批AP1000核电机组,在不断克服各种挑战中积极推进,首台机组三门1号已进入系统移交和调试阶段;EPR项目台山1号机组调试工作正全面展开,2号机组开始主管道焊接。
目前,我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达23台,总装机容量2138.6万千瓦。截至2014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为2030.6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9%;全年累计核发电量为1305.8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总发电量的2.39%,同比增加了18.89%。
在日前的世界核能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透露,今年将新开工8台左右核电机组,到年底预计投运8台机组,此外今年国家能源局将出台关于核电基础创新的专项规划。中国核电正在实现多方面转变,核电技术正由二代技术向三代技术转变,由工艺技术引进向积极开展自主创新转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