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国饮料产量激增 相关产业集体受益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25
分享到:
    9月6日,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继2009年全国饮料产量突破8000万吨,增长率达26.05%之后,今年1~7月全国饮料行业再获迅猛增长,总产量已达5420.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07%。中饮协理事长赵亚利指出,预计2010年全年的饮料产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
  饮料行业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动了饮料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大发展,包括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包装制造业、零售服务业等行业,无不在饮料行业的发展中大受裨益。
  带动上下游产业迅猛发展
  随着饮料工业的快速增长,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一些西部省份已将果蔬饮料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饮料业是一个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加工原料的行业,关系到的农产品主要有水果、茶叶、蔬菜、豆类、核果、草本植物、粮食等。据统计,2009年全国产苹果3200万吨,用于果汁加工的苹果有560万吨,占18%,收购价格约35亿元,使300万果农受益。根据协会对全国饮料企业的抽样调查统计,2009年生产茶饮料832万吨,使用茶叶约7万吨,合计33亿元;生产植物蛋白饮料111万吨,使近140万农户受益。
  白砂糖也是饮料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除包装饮用水及少数无糖饮料之外的各种饮料产品都离不开白砂糖,2009年饮料业用糖约300万吨,占全国糖产量的25%以上,可以使上千万糖农增加收入。此外,因为橙汁饮料、含乳饮料、谷物饮料等产品的发展需要,也带动了柑橘、牛奶和粮食的深加工,例如每生产100万吨谷物饮料,需要4万吨粮食产品,对拉动一方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农产品加工业,饮料业产量的激增也刺激了相关加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饮料产品需要工业化生产,自然离不开机械加工设备。饮料行业的产量和产品种类的快速发展,也对饮料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国内的饮料机械制造业采用新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不断开发新产品。近年来,我国的饮料机械制造业在技术进步、产品开发、用户服务等方面已经达到新的高度。2万瓶/小时(500毫升)PET瓶冲瓶、灌装、双拧盖四位一体机,含果肉饮料二次灌装机,2.4万瓶/时PET高速无菌冷灌装机组,超净灌装机,流量计控制型混合机,“吹灌旋一体机”及全自动摇摆式杀菌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设备,标志着我国饮料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饮料加工设备骨干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产品已出口到日本、东南亚、非洲的市场,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饮料消费市场越发成熟,竞争也愈发激烈,厂家竞相在产品口味上下功夫外,也意识到包装对于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产生购买欲的重要性,因此,纷纷在饮料包装上求新、求异。这促使饮料包装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此外,饮料行业企业还在带动就业方面的起到日渐重要的作用。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饮料产量为940万吨,直接吸纳4万人就业,间接带动了原材料、包装材料、水电、运输等相关行业40万人就业。按此推算,全国饮料行业带动了相关行业400万人就业。
  产品趋向更安全健康营养
  我国饮料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在产品创新方面,饮料新品层出不穷。在饮料品种设计上应用“混搭五互补,功能四清晰”理念(“五互补”即成分互补、口味互补、颜色互补、概念互补和成本互补;“四清晰”即“补水解渴、营养补餐、健康诉求和功能诉求”)成为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在果蔬汁饮料方面有果肉饮料、果粒饮料、各种复合果蔬汁饮料、维生素矿物质饮料;蛋白饮料方面有含有各种果汁、果肉的乳酸菌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各种植物蛋白饮料等;在茶饮料方面有各种奶茶饮料、冰红茶、冰绿茶、纯茶等;植物饮料方面有各种谷物饮料(如燕麦、红豆、南瓜、玉米浓浆等)、草本饮料(如凉茶);包装水方面有矿物质水、冰川水等。在碳酸饮料方面也有突破,含果汁和茶的碳酸饮料相继问市。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机会。
  在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产品的同时,饮料行业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也不断增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资料显示,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8年对碳酸饮料产品质量抽检报告显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产品全部合格;果(蔬)汁饮料产品合格率为99.9%。2009年初发布的固体饮料合格率为96.9%;2009年底发布的碳酸饮料合格率为91.7%。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