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爱拼敢赢、乐善好施等具有闽南文化特质的精神理念,推动泉州成为改革开放的“民办特区”、享誉全国的“品牌之都”和拥有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的经济大市。然而,打造城市知名度,除了注重坚挺的经济基础外,更离不开延展城市内涵和深度的软实力。
近日,“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及150余家泉州品牌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总结归纳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的经验,探索泉州品牌新一轮跨越发展之路。
传承闽南文化基因 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支脉,从祖先的迁徙、到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再到远渡南洋谋生,这些重大活动都离不开‘爱拼敢赢’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传承,正引领着整个闽南企业品牌的发展,并通过企业品牌的发展,把闽南文化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诚初表示。
1998年从上海到泉州,在15年与闽南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胡诚初深深领会到爱拼敢赢的内涵是创新,闽南文化的精髓是创新。“因为理念创新,不畏艰险,才敢去拼;因为策略创新,不走寻常路,才能够赢。”
创新是闽南企业的源泉和动力。1998年,利郎开始创新。首先是从概念创新,当时服装分类只有三大类,男装、女装、童装,利郎开始提出商务休闲男装;第二是产品创新,为了设计出符合商务男装的品牌,聘请知名设计师计文波驻厂设计;第三是形象的创新,选择陈道明做代言人。接下来,还通过内涵创新,引起了商务人士的共鸣;通过传播的创新,开创了男装品牌在体育频道做推广的先河;通过人才观的创新,建立了一支有激情、能战斗的队伍。
在品牌文化建设经验的分享中,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加芽同样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认为创新不仅是闽南文化的精髓,更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动力。
“九牧王创业初期,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工人,有的只是创业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九牧王成为国内商务休闲男装的领先品牌,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对质量的严格把控。”陈加芽称。
九牧王有一个近乎苛刻的标准:一件合格九牧王男装裤要经过98刀流线型裁剪、2.3万针缝制、108道缝制工序……在版型上,九牧王积累了1200万例的人体数据;在面料上,每年企业都要派人去欧洲、日本、韩国学习。“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要延长企业的生命力,除了产品创新外,还要不断在服务上、管理上去推进。”陈加芽表示,“以前,九牧王是家族企业,现在正努力发展成为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的公众公司。”2012年初,九牧王率先启动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导入了面辅料先行、色彩管理等理念,实现了开发过程的商品数据管理等。
发挥闽南特色 构建泉州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了品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转变,同时形成了“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的特色发展轨迹。
目前,泉州全市拥有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704家,上市企业77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项,中国驰名商标105个,拥有“中国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区域品牌。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品牌战略,实现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协调互动?
泉州市常务副市长林伯前表示,站在转变提升的关口,发挥泉州独特的闽南文化优势,总结和归纳闽南文化引领泉州品牌发展的经验,既是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有利于构建泉州企业文化发展模式,推进泉州品牌和泉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伯前指出,下一步,泉州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品牌工作:一是固本强基,全力打造城市品牌,不断扩大“品牌泉州”的影响,形成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传播共赢的局面;二是未雨绸缪,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通过采取专家、行业、专利、危机预警等多种措施,建立一套防患于未然的危机处理预警机制,帮助企业主动应对危机;三是走出国门,发展民族自有品牌,争创中国世界名牌,努力并购重组国际品牌,实现做大做强。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