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瞩目的APEC会议领导人身着“新中装”亮相北京水立方,立领、苏绣、连肩袖;宋锦、漳缎、对开襟,11月10日,大气的特色中式服装瞬间点亮了全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西合璧,和而不同。
集体智慧的结晶
去年年底,身在福建和广东的中国“十佳设计师”、“金顶奖”设计师曾凤飞、赵卉洲分别收到一份邀请函。邀请函来自2014年APEC会议北京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他们参与设计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
和曾、赵一样收到邀请函的,还有70家企业、259位设计师和18所高校。2014年2月下旬,455份设计稿件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集中到承担具体实施任务的北京服装学院内。包括获得服装设计界最高奖项“金顶奖”的8位设计师、21位“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和16所知名艺术设计类高校,都拿出了设计方案。
3月8日,第一轮“盲审”开始。无论是制衣巨匠还是设计大师,名字都被隐去,一切以画稿为定论。
山水、花卉、云纹;丝绸、锦缎;对襟、开襟……60份设计稿脱颖而出,传统的中国元素高频率出现。而从这一刻开始,APEC领导人特色中式服装进入了新一轮深化设计阶段。
其间,中央领导、外交部和北京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现场指导,召开会议专题研究,40余条指导意见汇集成了“款式先行”、“形成系列”、“仪式感强”、“尊重个体”、“流行推广”五点深化设计思路。
“连肩袖,体现的是天圆地方,还有中国人的温润儒雅气质。对开襟的设计,更是一种创新。立领、对襟,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被创新利用,糅合出了开襟和内搭呼应的洒脱和飘逸。”中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服饰抢救传承与创新设计博士研究生楚艳端出了自己的深化设计图——立领、对开襟、连肩袖,提花万字纹宋锦面料、饰以海水江崖纹。
同时,女装领导人服装主创之一、设计师顾远渊,也拿出了女领导人的服装成熟设计稿——立领、对襟、连肩袖,双宫缎面料、饰以海水江崖纹。女配偶服装的设计为开襟、连肩袖外套,内搭立领旗袍裙。
而在面料上,领导人服装有了最好的选择——始于宋朝、属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宋锦。在配偶服饰上,设计师还使用了一种始于明末清初、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漳缎。领导人服装的色彩也选定了故宫红、靛蓝、孔雀蓝、深紫红、金棕和黑棕;在织造过程中,设计师加入了少量的羊毛纤维、并混合5种深浅不同的纱线,使其更为挺括、保暖和鲜亮。
集合团队力量、历经数月而逐渐定型的服装,几乎融合了中国历代的经典款式。立领对襟出现在明朝而盛行于清;开襟出现于商朝而盛行于唐宋;连肩袖是中国最古老的服装结构。
“非遗”宋锦为主面料
苏州宋锦为何被选中?苏州吴江鼎盛丝绸董事长吴建华介绍说,按照北京APEC会议的要求,面料一定要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因为宋锦具有哑光特点、色泽华丽,图案精致,华而不炫、贵而不显,并且低调、内敛,与要求很吻合。”而最核心的是,宋锦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是中国丝绸的杰出代表。
钱小萍,中国第一个丝绸博物馆首任馆长、世界非遗宋锦传人,她曾频频发出拯救宋锦的呼声。当时因为多年来产量少,宋锦只能当做装裱书画的材料。直到2012年,中国宋锦开发应用基地正式落户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在吴建华的鼎立坚持下,宋锦得以大规模生产。在揭牌仪式上,钱小萍称赞“宋锦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吴建华和他的专业团队涉足宋锦开发雷厉风行,产业化、市场化效率惊人。那时,钱小萍断言,作为中国丝绸瑰宝的宋锦,避免了只能躺在博物馆里等待炭化消亡的命运,从它的发源地苏州复活了。
“整套服装从设计、定样到制作,经历了相当长时间,而面料的最终确定其实在今年9月才确定。经过激烈竞争,吴江鼎盛丝绸从500多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负责提供核心面料。”吴建华坦言,这是一次激烈的竞争。
而在服装的颜色方面,鼎盛丝绸提供了很大选择余地:深紫红、深玫红、故宫红、城墙红、孔雀蓝和深蓝等,最后确定了故宫红、靛蓝、孔雀蓝、深紫红、金棕和黑棕等厚重大方的传统色调。
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都选择了深紫红,看上去沉稳大气。“这次习总书记和奥巴马、普京等几位领导人选择了一样的颜色,让人很意外。”吴建华说。
吴建华还透露,此次会议时间已是深秋初冬,原来的宋锦面料是比较轻薄的,这次在材质上也进行了调整,纬线由全真丝改为羊毛,比较保暖。
“今天,宋锦成功复活并走上了世界舞台,说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承认,非遗的活态保护才是最好的。”吴建华兴奋地一个个电话通知家乡的亲友,还不忘发微信,“因为有保密协议,必须等到正式亮相后才能说。”
苏州宋锦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凭借独特的显花技艺,宋锦质地细腻平挺、纹样典雅奇异,千年来作为我国书画装裱和贵重礼品外包装的顶级材料,是书香门第、士大夫阶层的收藏钟爱。通过2006年获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宋锦织造技艺”得以拯救复原;2009年苏州宋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许多“非遗”一样,宋锦由于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传承面临“人亡技消”窘境。
在吴建华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是“活态保护”,而“活态保护”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攻克古老织机与现代设备的兼容。这成了“复活宋锦”的第一步。
2009年8月,吴建华斥资购入苏州东吴丝织厂这家百年老厂,获得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2012年,公司投入200万元,成功研制了一台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和各项技术参数的电子提花机,实现了宋锦的产业化发展。 (钟 文)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