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禁烟力度空前 烟草企业出击低焦油市场

作者: wy 发表时间:2018-04-27 20:29
分享到:
    今年5月31日,是第24个世界禁烟日。在禁烟注定被高度关注的这一天,禁烟的热浪将再一次掀起,烟草企业也将又一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是借浪奋进还是溺死浪中?是每一个烟草企业迟早都需要面临的挑战。禁烟重锤之下,我国烟草企业何去何从?
  重锤之下
  2003年11月,我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烟控公约》),2006年1月正式生效,我国开始控制吸烟。卫生部为此专门成立履约领导小组,控制吸烟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2009年5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要求2011年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而根据《烟控公约》要求,我国政府应于今年1月9日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实现完全无烟。
  今年3月份,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中国在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尽管有关控烟的法律法规日益严厉,烟草行业却依然保持着多年来的良好增长势头。“十一五”期间,我国烟草行业经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实现税利由2530亿元增长到6045亿元,年均增速达19.03%,上缴国家财政由1944亿元增长到4988亿元。
  一方面是丰厚的商业利润,一方面却是相关法令的约束。在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中国烟草企业能找到平衡点吗?
  十年减害降焦之路
  社会上之所以呼吁禁烟,是因为烟草中含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通常,“烟焦油和一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是评价烟草有害程度的一个标准。即含量越少对身体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小,程度就越轻。如果将卷烟中的有害物质的量和强度降低,在一定层面上,能否既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减少了对消费者身体的危害呢?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国烟草行业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减害降焦上。
  2000年以前,我国尚无对卷烟焦油含量的明确限定。2000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确立了新的降焦规划和目标,决定对卷烟产品的焦油含量进行限制,明确提出从2001年起,盒标焦油量高于17毫克/支的卷烟不得进入全国烟草交易中心交易。
  十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卷烟产品的焦油含量限制标准,已从17毫克/支逐步下降到目前的12毫克/支。2010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关于调整卷烟盒标焦油最高限量的通知》,明确要求“2011年1月1日起,不得生产与进口盒标焦油量在12毫克/支以上的卷烟产品”。同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卷烟盒标焦油量降至10毫克/支以下,盒标焦油量8毫克/支以下卷烟产量超过800万箱,盒标焦油量5毫克/支以下的卷烟产量超过200万箱;每个知名品牌都要拥有3个以上盒标焦油量在6毫克/支以下的规格,同时储备盒标焦油量在3毫克/支以下的规格。
  这意味着相对较高焦油卷烟的市场生存空间将不断被压缩,我国烟草行业向低焦油烟时代迈进。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不断更新深化的同时,我国烟草行业减害降焦的技术研究也在步步深入。
  郑州烟草研究院(以下简称郑州院)作为行业卷烟减害降焦技术依托单位,近年来大力开展了相关的研究。2005年,郑州院牵头组织行业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组成“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项目组。2008年,项目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起了有害成分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量化数学模型,构建了卷烟危害性控制方法体系,成功解决了烟气复杂体系危害性评价与控制难题,明确了卷烟危害性控制的主攻方向。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郑州院已经筛选出了一种减害性能明显的材料,还合成出了能够有效实现对卷烟中有害成分进行选择性降低的新材料。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卷烟减害降焦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卷烟平均焦油量由13.5毫克/支降到11.9毫克/支,烟气一氧化碳量由15.0毫克/支降到12.9毫克/支。
  发力低焦油卷烟市场
  在2011年全国烟草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呼吁全烟草行业,“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减害降焦,尤其要在高档产品方面取得突破,赢得主动。
  “培育低焦油卷烟品牌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趋势的要求,是烟草行业的重大战略行动,是行业工商企业的共同责任,是行业营销工作的长期任务。”今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何泽华在全国低焦油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座谈会暨卷烟品牌精准营销推广启动会上表示。
  何泽华的话有以下数据为证:自2007年起,低焦油卷烟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2007年销售收入仅61.59亿元,2009年已达到120.34亿元,增幅近100%。2010年,低焦油卷烟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关注烟草对身体的危害,国内低焦油卷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产卷烟品牌开始推出8毫克/支以下的低焦油卷烟新产品,以期在低焦油卷烟市场里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低焦油烟的竞争或将给烟草行业带来新一轮革命。
  最早从事低焦油烟研究的要属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早在1999年,该公司就率先出击低焦油卷烟市场,开发出了焦油含量8毫克/支“红双喜”(硬)。针对混合型卷烟“中南海”,上海烟草集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焦减害,使其焦油量从每支10毫克逐渐降到每支8毫克、5毫克、3毫克、1毫克,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断降低。2010年,“中南海”系列产量突破40万箱,在混合型卷烟中独占鳌头。
  目前,上烟集团产品的平均焦油含量已经下降到12.36毫克/支,所有产品规格中属于低焦油产品的比例一直在攀升。如今,减害降焦和保香增润已经列入上烟集团“十二五”重大技术专项之中,显示了上烟集团领军双低卷烟市场的决心。
  2006年上市的5毫克长白山(东方神韵),是国内推出的第一个5毫克烤烟型卷烟“双低”产品。而长白山(东方神韵)5毫克的推出时间表最早要追溯到2003年,那年4月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降焦减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降焦减害为主线,以发展中式卷烟为方向”的中国烟草科技发展方向。当时的延吉卷烟厂正是敏锐地嗅到了这一市场信息,以“长白山”品牌为突破口,研发“低焦油、低危害、高香气、高品质”的新产品,推出了“长白山”(东方神韵)。
  2006年,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5年内陆续推出“长白山”(天韵)6毫克、“长白山”(人参)8毫克、“长白山”(揽胜)8毫克、长白山(高山流水)1毫克等一系列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打造出了一个以低焦油低危害为特征的“长白山”、“双低”家族。2010年,“长白山”系列低焦油低危害卷烟的销量达到近22万箱,稳居行业低焦油卷烟销量排行榜前列。这样成绩的取得,与其顺应走双低卷烟路线的潮流是分不开的。
  目前,长白山、中南海、红双喜(上海)被称为“低焦三雄”,是低焦油烟的领军品牌。但是,在这些领军品牌的背后,一群觊觎抢占低焦油烟市场的“狼”也在纷纷跟进。
  纵观2010年推出的低焦油卷烟新产品,可以发现,全国的中烟工业公司都开始纷纷出击低焦油卷烟市场。川渝中烟工业推出的“娇子(X2)”的焦油量低至5毫克/支,引领细支烟的低焦化潮流,在低焦油烟市场已经小有名气;江苏中烟工业推出的焦油量6毫克/支的新型细支烟南京(金陵十二钗)成功面世;湖南中烟工业推出了焦油量8毫克/支的“白沙(尚品白)”;湖北中烟工业推出了焦油量7毫克/支,包括了春、夏、秋、冬4种不同产品风格的“黄鹤楼品道系列”;云南红塔烟草(集团)公司也推出了焦油量7毫克/支的“红塔山(国际100);广东中烟工业推出了焦油含量为8毫克/支的“双喜(传奇)”,6毫克/支的“双喜(盛世)”;厦门中烟工业继2008年推出焦油含量为6毫克/支的金桥(英伦奶香)之后,又推出了焦油含量为8毫克/支的金桥(硬);河北中烟工业公司则推出6毫克/支“钻石(时尚)”。

作者:wy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