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0月30日,2024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办。
化工园区是我国石化行业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依托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借鉴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石化产业发展方式由分散向集聚、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重复向产业链协同发展、融合发展、高端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达到695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71家(包括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新区中的园中园),是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领头羊,引领着化工园区的发展方向。截至2023年底,石化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化工园区达到21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的大型园区达到52家。有30家园区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44家园区入选“智慧化工园区”名录,园区节能降耗、“三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中国石化联合会已牵头编制《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等化工园区4项国标、3项行标、23项团标,为全国化工园区的规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绿色和智慧成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两张靓丽“名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作了《2024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分析》分析报告。他表示,石化联合会园区委根据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自愿参与评价的化工园区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专家核定,确定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2024高质量发展卓越化工园区”,确定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2家为“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从数字角度分析,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在2023年实现石化销售收入总量4.3万亿元,占全国石化产业销售收入的27%;在2023年实现石化利润总额2139.7亿元,占全国石化利润总额的24.5%。“目前,石化联合会已经启动了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规划的相关工作,我们倡导全国化工园区提前谋划‘十五五’的发展,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智能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前谋划好自己园区的产业规划和总体规划,推动园区下一步继续高质量的发展。”杨挺说。
AICM主席夏赋良作了题为《AICM实践,共筑化工可持续未来》的报告。他提到,作为最早将责任关怀引入中国的组织,AICM始终致力于推广这一全球倡议,通过邀请各利益相关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企业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并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化工行业的贡献与努力。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一年,AICM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大家提供了观察在华化工企业在化工领域如何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窗口。通过调研问卷、访谈和案例展示的形式,了解会员企业在碳中和碳减排方面采取的行动与制定的战略方向。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肖世同发布《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建设方案》。他表示,彭州是建设四川能源创新谷的最佳选择地,建设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是彭州的使命与担当。能源化工创新谷的建设,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研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主线,着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为抓手,构建“总部+基地”“智力+经济”“制造+服务”的新格局,形成“十位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以打造“一区一园三中心”为路径,推动全省能源化工产业跨区域协调,促进资源协调、科技创新协调、项目服务协调,营造良好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生态,实现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四川省能源化工产业集约化、绿色化、智慧化、特色化发展,打造能源化工创新总部集聚区。
会议同期,分设了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化工园区、新能源与储能、化工园区高质量项目建设、AICM专题会、化工园区安全与应急管理、第九届跨国化工公司与化工园区CEO圆桌会、媒体发布会等分会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