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燃气“新”与“质” | 港华陈文健:行业需破解表面智慧化及数据孤岛问题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7-18 14:27
分享到:

6月27日,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文健在接受中燃协智气委专访时表示,智慧燃气行业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的比较明显的挑战是表面智慧化及数据孤岛问题。智慧化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正视和面对,有足够的耐力和决心。

在智慧化、绿色化等方面发力

2024年是港华发展内地业务30周年,这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30年,也是国家天然气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30年。港华作为行业的一分子,大力发展城市燃气业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将本质安全的安心工程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引入内地,不断提升安全水平和服务品质,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陈文健介绍,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港华智慧能源也积极在能源转型、能源低碳化、资源综合利用、提升信息化、数能化、智慧化等方面发力。

在智慧化方面,近几年来,港华集团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在燃气安全巡查方面,国内首家应用燃气嗅探犬,并与高精度泄漏检测车结合,快速、准确地采集燃气管网运行状态,形成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的闭环管理体系;在运行领域,全面整合了GIS、SCADA、视频安防,使其全面为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构建了港华智慧运行平台TOP,全面落地燃气设施完整性管理和双重预防机制,是继“港华智慧工地”系统后,又一个智慧燃气重磅产品。后续还将积极探索全国产的管网仿真、基于大数据的设备工况分析等数据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燃气运营的智慧化。

在工程方面,港华应用AI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客观地评判施工操作的合规性,研究并实践PE管无损检测相控阵技术,进一步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燃气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绿色化方面,港华集团大力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着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和能碳管理等业务,推进“零碳园区”建设。截至2023年底,集团在国内已经发展124个零碳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1.8GW,居于行业前列。与此同时,港华集团积极参与氢能利用的基础研究和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初,港华与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合作发布《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及终端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港华能源研究院以天然气管道掺氢为场景,开发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氢气传感器即将推向市场;集团在潍坊参与了科技部重点项目“氢进万家”,目标是在现有天然气管道中掺氢10%、到2026年可覆盖10万居民用户。此外,港华集团也在“绿气”(生物天然气)利用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目前集团每年已经有超2000万方的绿气进入天然气管网。

推动“燃气+”服务赋能工商业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国家“双碳”政策大背景下,工商业客户对降低能源成本和碳减排的需求殷切。陈文健介绍,港华集团依托160多年能源行业品质传承,30多年内地能源项目运营经验,和40多万工商业客户市场优势,以及多年来在城市燃气供应、客户服务、运营维护以及品牌信誉方面的深厚积累,推出“燃气+”能源服务业务。

专注于为公共机构(包括机关、医院、学校、场馆)、商业建筑(酒店、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等提供“低碳供能”与“智慧节能”解决方案。在燃气服务基础上,将根据客户需求和资源禀赋,融合各类绿色低碳能源,并运用设备升级、智能控制等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提升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助力可持续发展。

“燃气+”能源服务业务紧紧围绕公共建筑和工业领域的需求与痛点,在供冷、供暖、蒸汽、热水、压缩空气、热电联产等低碳供能以及咨询规划、节能改造、能效提升、智慧平台、智慧运维、能源托管等智慧节能方向发力,通过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推出“燃气+”新形象、打造值得信赖的能源管家等价值主张,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同时,港华自主研发的“慧策”“慧控”“慧管”等智慧平台和工具的深度应用,将极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贴心服务。目前,港华已签约和运营的“燃气+”能源服务项目600多个,每年可为客户供应近2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

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驱动智慧化发展

陈文健认为我国城市燃气智慧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挑战,目前比较明显的挑战是表面智慧化及数据孤岛问题。

陈文健认为,智慧化应从数据治理着手,通过数据驱动优化管理,赋能管理,落地一些核心业务的智慧化,例如完善基础数据,做到基础数据标准化,做好做细各类设施的巡查、保养、泄漏测量、年度检查等业务,针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性、全面化的分析,给予管理者一些数据支持。

人才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他建议要联合高校,做好产学研一体化,做好年轻工程师的长期培养。我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陈文健看来,燃气行业发展要满足新质生产力,首先是创新。企业要实现创新,必须建立创新体系、创新文化和持续创新应用。随着未来低碳能源发展,港华也积极寻求并落实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包括低碳燃气、低碳氢、氢传感器技术等。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