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大连,如同镶嵌在辽东半岛南端的璀璨明珠,光彩夺目、生机盎然。6月25日至27日,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如约而至。时隔五年,大连将又一次站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前沿,这束聚光灯能否打得亮、亮得稳,肩负供电保障任务的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使命重大。
为实现达沃斯保电“一个杜绝、三个不发生、四个零、五个确保”总体目标,国网大连供电公司按照“超前部署、规范管理、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工作原则,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以达沃斯论坛为契机不断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更精细高效的运维管理,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科技为翼,筑牢保电之基
在港东220千伏变电站的高压室内,一架小型无人机缓缓升起,轻盈穿梭于电气设备之中,精准悬停在预设点位,用“火眼金睛”捕捉每一寸细节。它能够实现自动起降收纳、数据回传及智能分析,与固定摄像头、轮式机器人共同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室内“空+地”立体化联合巡检体系。
“公司同中科院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研发出小型机载激光雷达导航技术。”国网大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关欣介绍,“在该技术支撑下,无人机定位误差能够控制在10厘米以内,能有效消除设备顶部的巡检盲区。”
港东220千伏变电站位于“火出圈儿”的大连港东五街,主要负责大连东港商务区供电,是国网首批十一家智慧变电站建设试点之一。站在变电站门前远眺,能看到直通蓝天大海,巨轮“穿行”楼宇之间的治愈风景。独美美不如众乐乐,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充分借鉴港东变电站建设经验,对达沃斯保电核心区域内的12座变电站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建成国内领先的集智能巡视、在线监测、预警决策为一体的区域型远程智能巡视系统。
该公司提前半年成立达沃斯保电领导小组,优化制定“1+14”保电方案体系,编制多场景事故预案和重点保障设备“一站一案”“一线一案”,并充分运用科技力量,让变电站朝着智能高效不断腾飞。保电期间,采用“高清视频+红外热成像+机器人+数字化表计+在线监测”的联合巡检模式,可同时对12座变电站2万余个巡视点位下发“一键巡视”,实现24小时不间断设备巡视,巡视效率提升6倍以上,还能通过智能化分析,提前预判设备故障,为设备状态管控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为魂构建“五型”配电网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配网设备运检,全力构建“安全可靠、普惠利民、灵活友好、数字前瞻、经济高效”的“五型”配电网,通过四大应用场景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国际会议中心西北侧停车场,一个绿色大集装箱格外醒目,箱内配置了配电柜、静态开关和柔直变换器等多种电气设备。这是该公司为探索配网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的配网柔性直流示范项目。据该公司配电部副主任陈海雷介绍,柔直系统具备有功互援互济、能源削峰填谷、故障快速复电三大功能,能够有效提升配网侧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目前,该项目光伏累计发电5020千瓦时,转供负荷20057千瓦时,为目前省内功能最全、建设规模最大的柔直项目。
配网全景监测平台是电网中的“活”地图,整合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多源系统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景监控,让应急响应更加迅速、准确。
可视化保电指挥平台则涵盖了输电、变电、配电、营销4大专业数据,内置4大模块和55个功能,可以实现保电资源数字化、统一指挥可视化、保电信息档案化,是目前东北地区功能最齐全、保电体系最完备、涵盖专业最广的保电平台。
“这些有着大大电子眼的机器人是我们勤劳可靠的智能哨兵。他们每天巡检两次,利用智能感知和AI识别技术对开关实际位置、压板信息、灭弧气体压强等进行检查,并通过图像识别和边缘计算等算法自动生成巡检报告。”陈海雷指着海之梦开关站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说道。“由他们代替人工巡检,提升了安全性和发现缺陷的及时性,巡视频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大连的海风中,电力的脉搏与这座城市的心跳同频共振。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魂,为达沃斯论坛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这不仅是对大连电力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中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实力的一次精彩展示。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已整装待发,用电力点亮这盏聚光灯,照亮大连,照向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