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全国人大代表韩峰:发展新质生产力 做好创新大文章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2 15:5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就是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核心,来培育企业新动能,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促进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党委书记韩峰围绕新质生产力话题接受了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

韩峰表示,新质生产力对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推动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强化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企业研发能力,从而提升我国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助推企业产业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共同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是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

韩峰表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韩峰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实现各项任务目标,根本在高质量发展。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整合央企科技力量,助力打造科技强国的建议》,建议激活中央企业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高效协同,解决高端技术“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韩峰表示,齐鲁石化作为中国工业的代表型企业,近年来,齐鲁石化始终坚持在科技创新中自立自强。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硫黄回收装置近零排放技术,硫回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推广应用到31家企业、60套装置。中国石化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化丁腈橡胶装置建成投产,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难题,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坚持高端化、差异化路线,试产500千伏超高压电缆,解决了国家“卡脖子”难题。开发生产的茂金属膜料、高压电缆料等高附加值新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有效替代进口。氢能技术重大科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齐鲁石化将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企地合作项目建设,促进企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韩峰表示。

同时,齐鲁石化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科技创新中形成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等各类创新有效贯通,优化创新环境,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聚焦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推进一批国产化应用,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贡献齐鲁力量。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