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月24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 2024年度媒体通报会上获悉,2023年中广核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338亿千瓦时,较上一年增长234亿千瓦时。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广核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规模体量进入超大型央企行列。
“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中广核坚持以核能为特色,大力发展核、风、光、储等清洁能源,在运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中广核党委副书记、董事李历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广核27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宁德二期、太平岭二期等4台核电机组获国家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达11台,全部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全年上网电量3338亿千瓦时
会上,中广核通报了2023年高质量发展成果。
据李历介绍,2023年中广核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338亿千瓦时,较上一年增长234亿千瓦时。全年清洁能源上网电量等效替代标煤消耗超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6亿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75.1万公顷的森林,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入商运以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30年。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欧阳武表示,截至2023年底,大亚湾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达9391亿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电量超3104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据介绍,截至2024年1月24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稳定运行6301天,持续刷新国际同类型机组最长运行纪录。
2023年阳江核电荣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成为中广核第三个获得此奖项的单位。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杨剑兵透露,2023年阳江核电上网电量首次突破500亿千瓦时,6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全部满分,平均能力因子达94.8%,创全面商运以来的最优纪录。
西部首堆正式投产发电
2023年3月25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
据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新闻发言人侯佑胜介绍,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首循环能力因子达98.2%,创国内三代堆最优纪录。各功率平台试验一次成功;冷试到并网创国内三代堆机组最短工期。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已完成冷试、热试等重要工程节点,正在向装载核燃料节点目标迈进,计划今年上半年投入商业运行。
“伴随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和睦系统’首次应用到‘华龙一号’,验证了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和先进核电仪控装备的良好融合。”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钢介绍,中广核自主核级DCS平台“和睦系统”,由中广核数科下属广利核公司于2010年正式发布,目前已应用于国内23台核电机组,核电站“神经中枢”的国产化、自主化,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节省了近百亿元资金。作为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DCS设备供货商,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了核电站保护系统、非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虚拟控制系统等产品的自主供货。
截至目前,中广核共有11台在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广东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已完成冷态功能试验,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于2023年8月正式开工,浙江三澳核电2号机组于2023年9月顺利完成穹顶吊装。
新能源新增装机超1000万千瓦
中广核国内新能源业务历经十余年“绿色发展”,在运装机总容量已突破4500万千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新闻发言人陈胜利表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新增投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3300亿元,同比提升15%;全年实现上网电量超过730亿度,同比提升22%;风光利用小时数高于行业平均5%以上;实现全年交易电价高于区域平均4%,跨区外送电量达35亿度。
陈胜利介绍,中广核新能源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3年建成投产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为全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建成投产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是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
在海外市场,中广核已形成“一横两纵”全球发展布局。在运在建清洁能源项目覆盖马来西亚、法国、巴西、韩国、老挝、南非等17个国家。
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张超群表示,2023年中广核境外控股电力装机规模1363万千瓦,全年累计上网电量达462.75亿千瓦时,位居电力央企前列。构建了以气电、新能源为主的绿色多元资产组合,打造了境外四大区域中心和经营发展平台。
“2023年巴西TN180兆瓦风电项目投产发电,为当地32万家庭提供清洁电力。”张超群介绍,该项目还成功将中国风机产业链带入巴西新能源市场,带动了我国产业链上下游24家企业共同“出海”。
另据李历透露,L7000自主化风机控制系统已成功示范运行,并具备批量供应能力。
“三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中广核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集团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发投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李历表示,中广核充分融入国家区域创新布局,高质量推进建设区域创新中心,集聚优势科研力量,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核能科技创新,“一总部三基地”架构基本成形;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核技术和数字化等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围绕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积极谋划北方中心建设工作。
据介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5家公司2023年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广核下属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成为全国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之一。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中广核荣获1项中国专利金奖和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