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能源
提质增效获突破 大庆油田1.8万口套损井可“重获新生”
发表时间:2021-05-17 11:0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余娜
通讯员
赵威
“让1.8万口套损井修复后继续呼呼冒油。”5月13日,中国工业报从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获悉,其研发的修复套损井多层压裂工艺实现新突破,开辟了大庆油田提质增效的新领域。
随着大庆油田老油水井服役时间长,套管出现腐蚀老化、变形等现象,套管损坏油水井数量逐年增加,严重束缚高质量稳产和成本管控。
采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张毅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大庆油田现有套损井3万余口,每年增速在1500口左右。“套损井剩余油相对富集,是原油产量挖潜的重点课题之一。”
为了提高开井率,实现油井产量效益最大化,2019年,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开始研发修复套损井压裂工艺,经过2年的刻苦攻关,取得新突破。目前,经过研判与测试,大庆油田有1.8万口具备压裂条件的套损井适用此项工艺技术。“这些井由于受井筒条件限制,补贴或整形后通径变小,压裂难度变大,剩余油相对富集,属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压裂潜力井。但以往的套损井压裂工艺技术,仅能实现通径大于108毫米1至2层压裂施工,最大施工排量每分钟只有4立方米,砂量在20立方米以内,无法满足老井挖潜提产的需求。”张毅说。
经现场多次施工验证,修复套损井多层压裂工艺的突破,解决了以往套损井压裂无法下入或施工后无法起出的生产难题,不但克服了井筒条件的限制,而且达到承压70兆帕、耐温120摄氏度的严苛指标,成功实现了工程上“下得进去、起得出来”,地质上“细分薄差储层、安全高效改造”的双重目标。
截至目前,这项工艺已成功应用百口井,施工成功率100%,压后已投产井平均日增油4.5吨,不仅提产效果显著,还实现了单趟管柱压裂7段、单层最大加砂量100立方米、单井最大砂量229立方米的指标突破。同时,加砂规模比以往常规工艺提高4倍以上,适应井径由108毫米降至104毫米,储层可改造比例提升30%。这项工艺的成功研发,转变了大庆油田套损井长期处于弃压或停产状态的局面,使其成为提高油田注采井网完整性和开发效果潜力井,满足了大庆油田高质量稳产的需要。
现阶段,采油院正在攻关外径尺寸更小的修复套损井分段压裂工艺,继续提升剩余储量无法动用的套损井的改造比例,让1.8万口具备压裂条件的套损井及时止损。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