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京津冀三地合力共创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生态圈

发表时间:2023-12-04 11:3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京津冀地区将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纳入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成长空间。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发展高地,产业链供应链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三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2月1日,2023年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主题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京津冀网络安全产业集群促进组织在会上成立。大会还公布了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生态圈构建计划,发布了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图谱,为指导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化布局、“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协同发展提供了顶层机制规划和方向指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向广度深度拓展,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共创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生态圈。

 

   

    政策引领 谋划产业布局

    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作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培育的重点产业链,在赋能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5月,京津冀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等文件,三地聚焦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推出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生态圈构建计划,组织绘制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图谱,多措并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京津冀网络安全产业体系逐步完备,聚焦基础软件、集成电路、终端外设、安全服务、行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点领域,构建形成了上游软硬件支撑、中游核心技术赋能、下游应用需求牵引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京津冀已聚集2000多家网络安全企业,全国营业收入前十大网络安全企业占有5家,营收规模约占全国四成以上,企业数量和营收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群首位。
        
    据了解,在北京市已形成海淀园、通州园、经开区信创园“三园协同、多点联动、辐射全国”的总体布局;河北省正在加快建设张家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打造廊坊、保定、雄安新区等大数据产业集群;天津市正在规划建设“中国信创谷”,把信创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
 
    协同创新 引领产业新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级巡视员王伟强调,网络安全是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底座和关键保障,北京市大力推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多措并举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构建活力强劲、协作紧密的区域产业生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网络安全产业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底座。”王伟表示,近年来,北京聚集网络安全企业近千家,奇安信、奇虎360、启明星辰等龙头企业全面发展,长扬科技、珞安科技、微步在线等创新企业快速成长,企业数量和营收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群首位,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
       
    “未来,我们将深入研究和把握当前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为京津冀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机遇。”王伟说。
    王伟表示,要坚持协同创新,引领产业新发展。北京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智慧城市新底座,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鼓励产学研用多方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目前,北京培育了覆盖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全链路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主体,持续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跨区域协作创新,在威胁情报、零信任、开发安全等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运用,提升网络安全自主可控和供应能力。积极开展网络安全产业人才能力评价认证,加快优化三地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共同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王伟表示,加快产业聚集,建设产业新生态。北京紧抓“两区”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发展机遇,目前三园累计注册企业500余家,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凸显。北京依托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和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的推进,预计到2030年,高价值数据资产总量将达到100PB,数据交易额达到100亿元,安全建设需求持续释放。
    全力攻关 持续优化发展生态
    近年来,天津市深入落实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战略,始终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主战略、大战略,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首要位置,统领各项行动。扎实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周胜昔指出,天津市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规划建设“中国信创谷”,举全市之力将信创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第一产业链,构建了“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超级计算-安全服务”自主可控、产研一体、软硬协同的信创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业策源高地、集聚高地、协同高地。
    此外,天津还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成立天津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点培育了宜科、中汽数据、新天钢等25个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功能互补的完整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方案,33个工业互联网APP入选工信部优秀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协作,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培育机制,依托北京海淀、通州、经开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核心承载区,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关键技术攻关、场景应用深化、优质园区打造、安全防护筑基等五大工程,到2027年,培育5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和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业策源高地、集聚高地、协同高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表率,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做出贡献。”周胜昔说。
    精准对接 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河北省工业基础雄厚、要素资源集聚、应用场景丰富,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沃土。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领导干部王建分指出,河北省正加快建设张家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打造廊坊、保定、雄安新区等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精准对接,加快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河北省家国内知名企业陆续入住雄安新区,全省网络安全产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保持了2位数增长。”王建分表示,“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共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831个,总投资额超171亿元,雄安联通、河钢数字入选2023年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了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平台,组织应急演练观摩会50培育了石家庄、廊坊、秦皇岛、雄安新区等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多余场,入选全国首批工业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试点省,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成效突出地区,2022年河北省工业信息安全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
    王建分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加快推进京津冀在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合作对接。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1000家5G全连接工厂,加快建设张家口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打造廊坊、保定、雄安新区等大数据产业集群,健全“1+2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省市县三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重点打造雄安新区、石家庄、廊坊、秦皇岛等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软件名园和软件名城,开展“软件百强进河北”行动,推动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在河北落地。三是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全面落实“1+5+5”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政策和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项目支持力度,以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为平台,推动京津冀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精准对接,加快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
    2023年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主题推介会是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信创海河实验室、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承办。会议以“三地协同、创新融合,共谋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搭建供需双方深度交流平台,凝聚共识,提升京津冀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助力三地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