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社举办单位 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工业新闻网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报社
                                           

林德大中华区副总裁周海鹏:持续探索液氢商用

文章来源 : 中国工业新闻
2023年11月20日 16:02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全球三大气体公司之一的林德(Linde)集中展示了 “致∙低碳生态”、“志∙能源转型”、“智∙科技创新”和“至∙美好生活”四大板块,展现绿色气体生态圈、清洁氢能产业链以及低碳气体应用技术。
  “林德此次参展,集中体现4个‘zhi’。 致,更多指代表传统行业的减碳;志,代表未来能源的变化;智,代表更多科技创新;至,代表赋能美好生活。”林德大中华区副总裁周海鹏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氢能角色向绿色化工品转变
  从医院用氧到用于电子行业的高纯及特种气体,再到用于清洁能源的氢气,林德所生产的工业气体不断延伸至医疗、钢铁、能源、电子、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致∙低碳生态”板块,林德展示了在华持续构建的“林德绿色气体生态圈”;在“志∙能源转型”展示区,林德重点展出了贯穿氢能全产业链的生产、纯化、液化、储运和应用等各环节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供气服务能力;在“智∙科技创新”板块,一系列创新和低碳的气体应用技术悉数亮相;在“至∙美好生活”板块,林德包装气业务产品重点展出,涉及电子、鞋材、医疗健康、运动休闲等生活消费领域。
  “今年,林德展台重点突出两大方向,一个是已经落地的,另一个是面向未来的,主要是指氢能。”周海鹏介绍,“氢能的内涵正变得更丰富,除了发力传统的氢能运输,我们更多的在思考如何从绿电到绿氢,再到绿色化工品进行角色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应用技术助力传统行业。”
  在我国,工业气体应用终端覆盖钢铁、石化、 电子、环保等领域。其中,氧气和氮气是工业气体中规模突出、耗量最大的代表。而伴随“双碳”、环保等目标和政策的要求持续落地,氢气有望于成为工业气体中下一个增长领域。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制造商和气体工程提供商之一,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液氢均由林德生产,林德还参与了全球200多个加氢站的建设。
  “液氢使用场景的落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很小的项目并不具备经济性规模,除非应用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液氢想要进入到商用规模,每天的产能至少应该在30-50吨。液氢成本越低,获得使用场景的可能性就越大。”周海鹏表示。
  在其看来,液氢在航空航天、科研以及电子半导体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最终能否顺利落地,归根到底取决于液氢的成本和经济性。“目前液氢成本依然较高,其价格下降还有一定的过程。林德在亚太地区液氢的探索仍在持续,韩国一个新建的液氢装置即将投用。”周海鹏说。
  林德在华进入第三个合同期
  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林德不断扩大在华“朋友圈”。
  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林德分别与广东能源集团和中国三峡集团所属公司签署长期绿电采购框架,为未来林德逐步提升生产用电中绿电占比,实现林德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中和目标打下基础。同时,林德还与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电投长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新的深化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氢能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拓展在中国市场的氢产业合作前景。此外,林德还与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在面向锻造行业的低碳应用技术领域实现联合研发。
  “今年是林德进入中国的第36个年头,36年中林德不断扩大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合同续约,并不断加快新项目的开发落地,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双碳时代实现共赢.”周海鹏说。
  他进一步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化工行业、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钢铁需求可能不一定会像以前这么热,但是微量的增幅还是会有的。半导体作为一个周期性行业,全球需求都在减弱,2024年以后可能会慢慢转暖。这些领域都是林德气体业务重点发力的板块。”周海鹏透露。
  资料显示,林德拥有超过100年的制氢历史,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已跻身该企业的第二大市场。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cin1346@126.com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快手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