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难活累活以前都是需要所长派单,三级内模市场运行之后,现在员工们开始主动通过各种平台关注指标数据,主动派单、主动抢单去完成了。”国网荆门市高新区供电中心麻城供电所所长张宏旭一脸欣慰地说道,“在‘班组挣总额、员工挣积分’的薪酬分配体系下,员工们干得多、拿得多,想干事的人更多了。”
这一幕出现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湖北电力)持续推动各级内模市场落地落实之后,各级内模市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国网湖北电力的数字化内部模拟市场管理体系建设,是其推动公司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有力支撑了公司经营质效提升和创新发展,助力国网湖北电力挺进“国网第一方阵”。
构建科学精准价值量化模型
国网湖北电力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把以往内部单位之间无偿提供的产品和支撑服务市场化,以模拟市场的方式开展交易与结算。通过合理确定业务条目、精准设计交易规则,实现全业务价值分解、全层级价值贡献可视,完整反映各单位收入、成本和利润,同时以利润为核心,衡量各单位的经营成效和价值贡献。
在交易规则的设计方面,国网湖北电力创新性地提出了业务条目模型与产能总量模型两大交易模型,实现对不同类型单位的价值贡献的精准衡量。
打造全层级数字化交易平台
聚焦数智赋能,国网湖北电力遵循国网公司最新技术路线,以云部署架构为基础,数据汇聚上中台为路径,构建了一套“集中部署、多级应用、运行智能、过程管控”的全层级数智化内模系统,支撑各级内模市场高效智能运行。
这其中“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取数智享化,内模系统数据统一从数据中台自动获取,溯源数据1679万条,溯源率达99.95%;其次是结算智能化,通过固化市场结算要素,规范结算数据流转路径,实现内部交易在线实时结算,模拟市场高效运转;最后是评价智慧化,建立考核评价指标库,搭建考评指标计算模型,拟定391个分析场景,实现指标自动计算,模拟报表自动出具,满足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需求,实现对各单位经营成效的动态监测与深入分析。
搭建价值驱动绩效评估体系
国网湖北电力依托内模市场的整体运行结果,与当前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融合,聚焦经营管理核心要素,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内模市场考评体系,树立了多劳多得的鲜明导向。
这套经营绩效评估体系的设置要点如下:一是突出效益效率,适应成本监审。以价值贡献为核心导向,设置了模拟利润、输配电价实现率等指标,引导各单位增强经营意识和效益观念,提升盈利能力,主动适应监管要求,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二是激发经营活力,体现业务价值。聚焦关键业务指标价值化,例如针对线损管理、停电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设置“增量利润”指标,有效激发基层一线的班组主观能动性,推动业务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基于此,国网湖北电力建立了内模考评结果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单位工资总额“双挂钩”机制,通过全面推广“工作积分制”,推进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有机衔接,层层压实各级经营主体责任。
刻画企业级全息价值画像
国网湖北电力搭建了全景可视的价值能力评估模型(RCV模型),用于全面评估企业在资源获取、资源利用、价值创造等方面的效率和能力。
国网湖北电力下属14家地市单位各具特色,其资源禀赋及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依托RCV模型,运用聚类分析、象限矩阵分析等方法,聚焦资源禀赋(R)、运营能力(C)、盈利能力(V)三大维度,绘制14家单位“三维价值画像”,同时通过进一步综合评估,将14家单位划分为领头羊、尖子生、潜力股等5类综合价值画像。
通过构建企业级全息价值画像,国网湖北电力对各单位经营情况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各单位清晰定位,精准刻画价值特征,从而助力各单位的科学发展和质效提升。
打造经营分析样板间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内模市场数智化管理系统已经沉淀海量业财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深挖数据价值,让数据真正为管理赋能。
国网湖北电力打造基于“业务+财务”双擎驱动的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支撑公司智慧决策。通过建立经营诊断分析长效机制,促进各单位立足经营实际,以内模市场为抓手,按照“查短板—析原因—定措施—促提升”四步法开展经营问题诊断分析,业财联动制定管理提升举措,持续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历时一年半,国网湖北电力一、二、三级内模市场建成上线,实现单位全覆盖、业务全联动、层级全贯通,开创了“层层抓经营,人人来创效”经营管理新局面。
总的来说,内模市场是一项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的系统性工程,国网湖北电力通过打造全层级数字化市场管理平台,为公司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经营诊断、策略优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公司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型升级。(吴晨 耿鹏飞)(来源:中国工业报)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