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加固管二次套损井治理技术取得新突破,目前已试验23口井,治理成功率87%,其中一口井锻铣效率达0.34米/小时,让油田这类井治理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什么是加固管二次套损井?就是原油水井套管曾经错断、变形,修井后在套管内打上‘补丁’,使其恢复生产,随着油田生产的推进,‘补丁’位置再次发生了错断、变形等套损情况。”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工程地质技术大队修井二室赵庆森介绍说。
据统计,近3年,大庆油田每年套管加固井约450口,且加固井数逐年增多,随着油田套损形势的发展,现已出现加固管二次套损井,此类型井的内径缩小,治理难度大、工艺成功率低、施工周期长,修井队之前遇到这类井,只能终止施工或报废,无法有效处理。为此,他们开展了加固管二次套损处理现场试验研究。
项目组首先开展调研,了解这类井错断的层位和类型,分析井的“通病”,研究设计专用磨铣工具。工具取得突破后,再考虑工艺相关问题进行攻关。
经过3年研究,项目组攻关形成了膨胀管定径锻铣技术、液压扩径磨铣技术,同时设计加工了4种专用工具,让油田加固管二次套损处理变成“可能”。
针对加固管变形、套管没漏没断的情况,项目组设计了一些小直径、多种类的磨铣整形工具,经过处理可恢复原通道。
针对鱼头与变点同步的情况,项目组设计了外径为102毫米的无接箍套铣筒组合工具,筒长分别为1米、1.5米、2米,可根据井内加固管长度,组合应用。有了这套工具,既能打开断口,又能套铣落物,可处理同步情况。
针对加固管错断的情况,项目组在以往成熟的工艺基础上创新思路,研究了正向加固管锻铣刀。锻铣时,只锻铣加固管,不伤原套管,为下步找通道、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可能性。此工具为整个项目打开突破口,今年首次进入现场试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目前,加固管二次套损井治理效果显著。推广应用后,可对这类井进行修复或有效报废,能大幅度提高大庆油田加固管二次套损井的治理成功率,为油田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邹莉娜 强鸣)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