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扎实推进清洁化作业示范厂的建设任务,大庆喇嘛甸油田按照“井液不出井、出井不落地、落地不污染”的清洁作业总体要求,形成以“井筒控制为主、地面控制为辅”的清洁作业技术系列,同时,强化“日常洗井管理、压井液控量管理”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减少井筒废液、废物排出,实现不同井型、不同作业类型的清洁化作业。
认清现状,清洁化进程中危机四伏
喇嘛甸油田井筒内已有堵水工艺、偏心井较多套管防喷工艺无法使用,导致套管防喷工艺覆盖率低,采油井在用的活堵、注入井在用的可溶防喷工具、爆破喇叭口无法实现二次作业油管防喷,补孔井防喷控制技术还处于空白状态,尤其在2020年以来,老井补孔工作量已达500井次/年以上,补孔井采年压井液费用达400万元以上,占压井液费用近40%。与此同时,环保设备设施老旧,聚氨酯围堰老化严重,部分井场地面状况差,管杆现场刺洗用时长,影响施工效率,平均单井刺洗用时4h,单井平均施工周期4.5d计算,占施工用时比例11.1%,一系列生产实际困难,成为清洁化作业建设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和挑战。
步步狙击,技术引燃清洁作业引擎
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借鉴支撑卡瓦换轨转向原理,套管打压即可实现开关的打开、关闭功能。二次作业时,油管打压打开泄油器、套管打压关闭防喷开关,与在用套管防喷技术相比,无需上提第一根油管即可实现防喷功能,成功研制出液压防控开关,在套管防喷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控制地层出液,就连作业起管过程中油管卸扣,管内3或4.5立方米的井液外溢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技术人员根据不同井型、不同作业类型,建立了12项成熟筒防喷控制技术标准化工艺管柱,实现了统一管柱结构、统一应用标准、规范方案设计,同时,加大维护作业、压裂作业、新井产能作业套管防喷控制技术、采油井、注入井成熟油管防喷控制技术应用力度,对7MPa高效带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形成管杆一体式带压作业技术,实现源头控制。
精益管理,持续夯实清洁作业基础
在积极开展现场试验,不断优化创新清洁作业技术的同时,强化“日常洗井管理、压井液控量管理”等保障措施,根据作业装备使用现状,深挖装备优化整合潜力,新编及修订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6项。在井口防喷控制方面,强化压井液使用管控,建立技术标准、完善审批流程、加强监督管控,提高压井液使用效果;细化压井液使用原则、完善带压作业技术序列,编制井口防喷控制技术应用模板,提高井口防喷措施效率、效益;在井筒、地面辅助清洁化治理方面,强化热洗辅助工具应用、攻关蜡堵井治理技术及现场应用,加大钢制管杆桥应用力度,建立压降曲线“K”值判定法,根据溢流量、井口压力等生产实际情况制作压力跟踪曲线,依靠压降的数值再通过标准模板进行压井液使用类型、密度的判定。
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具体措施8079井次,累计减少废液拉运4.1万吨、固废回收914吨,井筒防喷技术覆盖率92.9%,清洁化作业率100.0%。(韩超)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王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