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时代高光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徽商银行支持安徽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23-09-25 11:04
分享到: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至24日在合肥成功召开,在大会开幕之际,由安徽省经信厅发布的《2023安徽制造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万亿元,占GDP比重26.5%,推动全省经济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向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转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谈起安徽制造业发展,金融机构尤其是安徽的地市金融机构徽商银行功不可没。今年9月8日,徽商银行再次荣获全省支持经济发展先进金融机构荣誉称号。
徽商银行在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严琛为首的班子领导下,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安徽省制造业。持续制定相关行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深入剖析行业客户金融需求,配置涵盖公司、投行、交易银行、零售等多元化金融产品方案,提升客户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徽商银行全行制造业贷款(不含贴现)余额超890亿元,较2022年末新增158亿元,增速达到21.6%,其中,省内制造业贷款余额超785亿元,新增超130亿元,增速达20.11%。从制造业贷款期限来看,截至目前,全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近370亿元,新增近100亿元,增幅达36.97%。其中,省内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320亿元,新增超93亿元,增速达40.72%。
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徽商银行对安徽汽车制造业特别支持。该行锚定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目标,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专项推动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支持合肥、芜湖两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建设。目前徽商银行每年配置500亿元新能源汽车专项授信额度,同时正在筹备两家汽车专营支行。不仅是奇瑞集团这样的整车企业可以获得金融服务,徽商银行还为371户链上中小微企业投放6.2亿元供应链融资服务配套产业,为国轩高科提供授信总额超120亿元,支持见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头部企业。截至目前,徽商银行已为超300户新能源汽车产业客户提供授信总量近500亿元。为奇瑞、江淮、比亚迪等核心汽车厂商710多户上下游供应商及经销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6亿元。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资金超1亿元。
对其他制造业企业,徽商银行也大力支持,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积极支持京东方集团、阳光电源、安徽晶科能源、合肥维信诺科技、合肥晶合集成电路等重点企业,见证企业初创、成长全过程,全力服务企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目前,该行落地优质制造业、战新产业项目近80个,金额超100亿元。
对中小企业,徽商银行也同样重视,主动做好金融服务。如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首创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龙伯透镜设计与加工技术,掌握了中频数字相控阵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能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卫星通信天线、终端和核心部件。但公司在成立初期购买固定资产、研发投入较大,2021年资金紧缺,面临难题。在得知公司面临的困难后,徽商银行迅速联系该公司,第一时间上门了解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为公司制定了授信方案,摒弃了传统抵押类贷款,一周内就为公司审批通过了高新区贷投联动项目信用贷款500万元(截至目前,余额仍为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公司采购资金不足的难题,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2022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供应链金融发展会上徽商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服务制造业,该行正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资金流、产销信息流,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应体系,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加有效精准配置资金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徐文 龙辉)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