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又赋予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使之呈现出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面貌。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我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工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先进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护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确保我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汇聚高端要素,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在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效能。(王羽 侯凯文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
编辑:汪黄任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