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3月12日,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当前,我国一些主要矿产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需求快速增长。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国内矿产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王广华介绍,2023年,自然资源部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一是要全面启动新一轮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然资源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是围绕紧缺和战略性矿产,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希望能够巩固和新增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接续基地,从而真正实现增储上产。
二是进一步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矿产勘查开发的相关政策。自然资源部将陆续出台一些政策,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或者吸引社会资本能够投入到找矿行动。比如,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就是要适应我国共生矿伴生矿比较多的资源特点,进一步取消探矿权矿种的限制。因为伴生矿几种矿在一起,只确定了一种矿可能对于找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要取消这种限制。
同时,要放开探矿权二级市场,允许探矿权流转,吸引更多有实力的矿业企业投入到找矿行动当中找好矿、找大矿。在政策制定方面,要进一步调整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方式。过去是采矿权出让时一次性征收出让收益,现在希望按照矿山生产真正销售收入按年收取,既能保证国家资源资产权益不受损失,同时能够大幅度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更加繁荣矿业市场。
三是进一步强化矿产勘查科技支撑。要进一步向地球深部进军,加快启动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研究,创新找矿理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二是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能够突破“卡脖子”问题,推动高精尖勘查开发装备国产化,进而能够更好地支撑国内找矿。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自然资源部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重构性组建的部门,工作职责是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王广华介绍说,在过去几年,自然资源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工作。比如,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推动建设世界上最大国家公园体系,在重要流域和重点区域组织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在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方面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双缩减”。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王广华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立足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2年,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国家公园已经正式设立。2023年,自然资源部将根据国家公园布局方案,着重推进黄河口、秦岭、若尔盖、羌塘、亚洲象等新一批国家公园的设立。同时,要加快推进国家公园法立法,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让自然保护地能够有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是要坚持系统治理,继续部署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旗舰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同时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2023年要进一步在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再部署一批山水工程,把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进一步落实好。同时,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实施好海岸线、海岸带保护和修复,重点解决滨海湿地退化,海岸线退缩,外来物种入侵等重大问题。而且,自然资源部将启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编辑:李芊诺
责编:李岩清
审核:陈雪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