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探索中积极推进绿色金融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18-04-27 22:25
分享到:
  作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主体,国内各大银行过去几年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绿色金融方面的业务。如何给绿色金融定位,如何将其细化落实到业务中去,在诸多没有先例可循的领域里,各大银行都在进行着建设性的工作,他们的探索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绿色工业的进展。
  在这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的经验很有启发性。
  2007年,工行在整个金融业中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工行引入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一律否决其贷款申请。
  2008年,工行又在分类标准、差别化管理上提出了信贷化建制,同时建立了全行环保体系,以督导客户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在此基础上,工行还进一步实施了对绿色项目的全面分类管理,加强了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信贷风险的控制。
  截止到2010年5月底,工行环境友好类、环保合格类企业共计6.8万户,涉及贷款总量4.7万亿元,直接用于绿色信贷项目的贷款余额近4200亿元,涉及客户1500余户,项目2000多个。
  工行信贷业务总监刘子刚表示,下一阶段,工行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加强研究风险管理,制定颁布与实施绿色信贷市场的一些信贷政策,进一步研究推出涉及绿色信贷产品和业务的新流程。
  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上表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既要成为绿色金融理念的推广者,更要成为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者,这既是我国银行业在新世纪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也是适应世界潮流的必然所在。
  在低碳金融和绿色信贷方面,中国银行2009年新增信贷超过400亿元,比上年增长41%,总信贷额超过1600亿元,其中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都有很大增长。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国发展绿色工业和绿色金融,不会是完全商业化的,政策性金融将居主导地位。多年来,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离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怎样构建合理有效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是一个挑战。要发展绿色金融,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如何分担风险,这个问题解决不当就会产生财政上的无底洞,绿色金融也就无法持续。
    

作者: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