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新闻网主办单位 中国工业报社
                                           

跨国制药公司:愿与中国共成长

2021年02月23日 17:53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商务部日前发布消息称,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2020年中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逆势增长,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 “三提升”,圆满完成稳外资工作目标。2020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同比增长6.2%(折合1443.7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入2021年,多家跨国公司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

  

■ 张洪伟

 

  生物医药是外商在华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据43家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跨国制药公司组成的非营利组织——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 (RDPA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RDPAC会员企业已在中国大陆设立了47家工厂,25个研发中心。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其会员公司累计向中国市场引进了超过206种创新药物。2020年,旗下会员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日前,多家跨国制药公司负责人表示,看好中国的经济成长力和营商环境,愿意持续加大在华投入,与中国共成长。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

 

 

  2021年是西安杨森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6年,深厚的渊源也证明了中国市场在杨森全球战略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回顾2020年,无论是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还是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增长,中国都走在全球前列,极大增强了外资企业在中国长远发展的信心。RD-PAC的42家会员跨国企业都非常看好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潜力和未来发展,也非常有信心在中国长期得到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高速发展。

  西安杨森一直以 “创造一个没有疾病的未来”为使命,这一点与中国政府提出的 “健康中国”战略高度匹配。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推出的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一项非常英明和令人振奋的计划,作为一家跨国制药公司,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在 “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中履行自己的承诺,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其中,一起推动健康计划的实施。

  西安杨森聚焦中国需求紧迫的九大疾病领域,并在消灭肺结核、抵抗艾滋病,以及提高精神卫生健康等方面,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积极地配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为 “健康中国”这项健康行动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不断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真正做到让患者不再等待。

  未来,西安杨森将继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为中国患者带来世界级创新药物,携手各界推动药物的可及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共同创造一个没有疾病的未来。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HongCHOW)

 

 

  1994年,作为首家跨国制药公司,罗氏在上海浦东张江设立中国区总部,那时候我们的园区周边还是一片农田。2004年,我们又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这是罗氏在新兴市场设立的首个研发中心,也是第一个跨国药企在上海独资建立的研发中心。此后,我们又建设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扎根中国的27年间,罗氏以实际行动兑现中国的长期承诺,致力于把上海打造成继巴塞尔和旧金山后的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

  得益于医改的深化和审评审批的加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创新药加速来到中国,中国老百姓能够第一时间用上创新药。国家在解决患者支付度上的创新举措也极大程度缓解了老百姓 “看病贵”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2019年,我们追加投资8.63亿元,将研发中心升级为全新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完成了从最初的药品销售,到包括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在内完整产业价值链的布局和升级。2020年初,疫情虽然给全球按下了暂停键,但是罗氏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坚定不移,甚至在疫情期间定下了 “中国2030”目标,决定加速对中国研发的投入,升级为全球独立的研发中心,大幅拓展研发范围,加大投资。

  作为RDPAC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及研发小组组长,我期待跨国药企把全球的创新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能助力更多的本土创新从中国走向世界。我们始终坚信,让中国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创新药,是我们在华制药企业共同肩负的责任。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快引进创新药来到中国,同时,我们期待与各方探索创新支付方式、共同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患者可及性,助力构建 “健康中国”!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业务董事总经理:罗杰仁

 

 

  自193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默克根植中国已87载。我们秉持 “齐心为病患”的理念,不断帮助中国患者孕育生命、改善生命和延长生命。中国是默克实现全球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对默克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着对深耕中国的长期承诺,我们在江苏南通投资1.7亿欧元成立了默克全球第二大药品生产基地,生产高质量的中国基药目录药物,造福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

  南通制药工厂2014年破土动工,2016年正式落成,2017年完成首批本地分包装产品的销售发货,2020年底顺利实现第一批心血管药品的本地化生产,默克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在践行本地化战略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默克正从一家以进口为主导的公司转变为立足中国的全方位行业领跑者。伴随着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华外资企业获得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更多优惠,这些都使我们能更好地深耕中国,最终实现 “到2025年,改善中国4000万患者生命”的愿景。

  去年,默克中国医药健康的业务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影响,但随即在第三季度全面恢复。一直令默克全球总部引以为豪的 “中国速度”也正通过创新、转型与合作助力默克高速、高质量增长。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表现出的强大韧性,中国医药健康市场的巨大潜能,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极大坚定了默克在华发展的信心。

  

RDPAC执行总裁:康韦

 

 

  我国政府、医务人员、制药产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抗疫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也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当前我国的市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医药创新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其中,《外商投资法》的执行进一步保障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 《药品管理法》 《疫苗管理法》将加快审评审批以及国际化审批标准的系列举措进一步的落实到政策法律条文中,打造了更加公开化、国际化、透明化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近期修改的 《专利法》中多项保护鼓励创新的举措,加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助力中国走向创新强国、制药强国的道路。这些利好政策让跨国公司更加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不断加码。

  RDPAC致力于成为实现 “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合作伙伴,我们的43家会员企业已在中国大陆设立了47家工厂,25个研发中心,每年在华的研发投入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五年,RDPAC会员企业向中国引进了超过200种新药。

  RDPAC除了把全球最新的创新成果快速引进中国,还致力于让广大患者尽早用得上、用得起创新好药。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医保改革,已经实现了基本医保的全民覆盖,在 “健康中国”目标的指引下,提高保障水平会成为下一个重点,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让更多医药创新成果惠及我国患者。

159-1049-4210
cin1346@126.com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快手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