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铁建大盾构亮相“中国品牌日”上海展

发表时间:2023-05-12 16:49
分享到:

  5月10日,中国铁建大盾构品牌亮相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展览馆展出集中展示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最新技术成果和市场影响力,全景式展现中国大盾构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

  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会期从5月10日至14日,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开馆当天,会议主办方举办了“中铁建大盾构穿江越海领跑世界”新闻推介会。

  中国铁建着眼于水下和城市大盾构发展新趋势,突破“卡脖子”技术难关,聚焦“高精尖”,积极布局大盾构工程设计、施工建造、装备制造、维保运管等,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持续将大盾构培育成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大盾构品牌。

  作为大盾构隧道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已注册“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和“中铁建大盾构”商标,此次入选央企展区。自2004年建设“万里长江第一隧”南京长江隧道起,经过近20年探索和积累中铁十四局下建造大盾构隧道工程48项,掘进总里程突破100公里,成功解决世界首条特高压过江(苏通GIL综合管廊)、世界首次穿越地上悬河(济南黄河隧道)、零污染穿越国家级景区(瘦西湖隧道)、高铁进入城市核心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缝合城市功能(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数百项历史性难题以施工技术引领制造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创新是品牌的源动力。中铁十四局搭建了完善的大盾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坝道工程医院中铁十四局分院、大盾构与地下空间科技发展研究院、中国铁建水下隧道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总结形成“五大核心技术群”“六大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和拓展盾构装备制造、盾构隧道建造等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在展馆现场,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盾构机模型异常亮眼,是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不断深度融合、助推制造业科技升级的典型样本。盾构机刀盘直径16.07米,正应用于国内最长城市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沉降始终控制在3毫米内,创造了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单月最高掘进542米月进尺新纪录。

  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大盾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馆现场,中铁十四局搭建中国大盾构智慧管控中心,可全国近半数的大盾构工程项目实现远程操控。通过数字互联网,实现专家远程问诊、远程联网监控、安全实时预警、监控数据集中,智能化解决一线施工难题,为工程安全优质建造保驾护航

  百年工程,匠心筑造。作为中国大盾构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铁十四局研发升级四代管片流水生产线,将管片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无错台,实现内实外美。目前,中铁十四局不断向世界行业难题发起挑战,正建设世界最长海底隧道以及国内最大直径最大水压、独头掘进最长首次采用洞内组装工艺等盾构隧道“超级工程”34项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追风、盾构潜行。中铁十四局将加速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聚焦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安全建造运营、深长隧道重大地质灾害主动防控、地下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地下大空间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高端智库合作推进海峡隧道建设,推动我国由盾构大国向盾构强国转变助力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数字中国、美丽中国。(邢丹)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王棕宝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