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登录中国工业报账号
×
邮箱/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账号?
立即注册
其它登录方式
QQ登录
新浪登录
微信登录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切换账号
个人中心
我的投稿
云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头条
要闻
部委
装备
能源
化工
材料
数智
区域
文化
数据
新三农
工业文旅
中国机械
原创
财经
公司
消费
质量
汽车
会展
财金
视频
专题
人物
新营销
工业小镇
班组天地
首页 /
国内首个“黑黄金”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建
发表时间:2021-02-28 03:44
分享到:
中国石化1月5日宣布,其旗下上海石化“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突破被称为“黑黄金”的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标志着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
据介绍,在国内碳纤维行业,小丝束碳纤维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0.1万根—1.2万根之间,大丝束碳纤维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48K大丝束的最大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
上海石化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破炉而出时一身黑亮,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且具有耐腐蚀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
该项目包括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2.4万吨/年原丝等,总投资35亿元,是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计划至2024年全部完成。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一步法聚丙烯腈基先进生产工艺路线,投产后将有望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据悉,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上海石化联合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院、上海工程公司以及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截至2020年,上海石化共获得碳纤维相关专利165项。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碳纤维实现了从12K到48K的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研发生产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瞿剑)
分享到:
登录
评论一下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确定
取消
热门文章
2024年中国工业报社“寻找中国新质生产力标杆活动”全面启动
2024-04-15 11:21
中国工业报旗下“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公众号全新上线!
2024-04-10 14:35
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钱不发货有的非法荐股
2024-03-26 09:34
万亿美元大市场 中国加速发力2027年综合实力世界领先
2024-03-26 08:58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24-03-24 14:54
如何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融合发展?要瞄准这些前沿方向
2024-03-25 10:03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