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在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上讲话。以下为讲话内容:
上周,四部门刚刚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本周我们就组织研讨交流,着力推进碳减排碳达峰工作,非常及时非常高效。我围绕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交流情况,供大家参考。
一、坚定不移推动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原材料工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原材料工业率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跨越。原材料工业,尤其是水泥、玻璃等行业经历转型阵痛实现跨越升级,部分领域已经从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原材料工业整体进入了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为中心,推动实施“五化五工程”,加快“更新、促新、创新”, 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材料产业壮大发展、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方式,持续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建材行业,重点做好“一稳三促”。一是稳增长,面对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的新形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行业平稳运行。二是促转型,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任务,加快建材行业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三是促创新,面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新要求,优化行业创新生态,推动非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加快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发展。四是促“三品”,面对人民群众对建筑居住生活品质提升的新期盼,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建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二、立足“四个统筹” 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
原材料工业是最上游产业,是产业链物质、能量输入口,受工艺和规模影响,是高载能、高碳排行业,也是碳达峰的“主战场”,建材行业也是碳减排的“主阵地”。《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发布,从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建材行业进入了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实施方案》及系列解读文章通过我部官网已发布,在此向大家简要说明总体内容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便于更好理解和把握。
《实施方案》包括“3个部分、5项任务、4项措施”。3个部分,是指方案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部分构成。5项任务,是指“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5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又具体分解为15项具体工作。4项措施,是指“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标准计量体系、营造良好环境”4项保障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建材行业发展历史、行业特色和工艺特点,要注重关注重点产品、重点技术和重点企业,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在保障高质量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减排,实现高水平的碳达峰。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加强4个统筹。
(一)统筹不同行业发展。国民经济统计分类,建材行业包括2个大类10个中类34个小类,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差异性大。随着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升级,面向建筑业的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需求量进入平台调整期,将呈现稳中缓降的态势;面向节能环保、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要处理好不同行业间关系,不能“一刀切”,坚决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违规新增产能,防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等产能无序扩张,同时,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石墨烯、气凝胶等新材料产业。
(二)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建材和建筑行业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又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建材和建筑协同降碳可彼此互为支撑、互相引领,是促进“双碳”工作的有效路径。我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制定发布《实施方案》,也是考虑要推动解决建材“内含碳排放”和建筑“运营碳排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协同发力。推动建筑用材结构升级,促进高碳建材产品减量使用,加快发展低碳胶凝材料、生物质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体系,加快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三)统筹减排与质量安全。建材是高温窑炉行业,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逐步减少硅酸盐用量,提高固废利用水平,提高电石渣、磷石膏、锰渣、赤泥、钢渣等含钙资源替代比重,这些都有助于行业协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确保符合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进综合利用、减量化使用,要通过技术进步系统施策,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产品质量根基。
(四)统筹不同区域特色化发展。建材行业区域性较强,各地依据自身资源、产业基础等,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在《实施方案》落实中,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要引导适于本地能源资源结构的产业发展,引导推动建材与其他行业耦合发展,引导建材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加快培育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动建材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紧盯“五个强化” 持续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实施方案》是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具体行动指南。落实《实施方案》,需要相关部门、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明年是《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的第一年,我们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服务保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能总量科学控制。总量控制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基础。今年,我们严格实施产能置换办法,严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推动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有序开展,加强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去产能成果,在保障行业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建立防范产能严重过剩市场化、法制化长效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二)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关键途径。今年,我们围绕“对标找差距、技改上水平”,明确标准路径,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改行动。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开展了水泥、玻璃行业节能降碳“解剖麻雀”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指南。据了解,许多试点企业也采纳了建议方案,即将对标标杆值开展技改行动,我们也将持续跟踪项目实施进展及效果,在示范基础上加大推广。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这项工作,也正在谋划针对建材行业陶瓷、玻纤等重点领域开展“解剖麻雀”研究,为更多行业、企业提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指南。
(三)强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遴选并发布了60个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研究制定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技术和产品目录的发布,遴选典型案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融合作,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助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四)强化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重要载体。今年,我们联合五部门首次开展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批复了七个省(市)成为全国试点地区,发布产品清单和企业名录,建立了信息发布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深化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研究制定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政策合力,提升绿色建材供给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
(五)强化标准认证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支撑性、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们梳理建材碳达峰标准体系,研究碳足迹在绿色建材标准、认证中的应用,推动绿色建材评价相关行业标准立项。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强标准认证工作,健全标准计量体系,强化标准评估和推广,加强标准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标准在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文 中国建材联合会/图)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