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于成水
通讯员 郭志刚
谭旭光在会上讲了三点,一是过去的一年重汽做了什么?二是重汽发生了哪些变化?三是中国重汽如何给大家创造更大价值?他动情的说,”非常高兴再一次与中国重汽渠道代理商、改装车厂的各位朋友见面,2019年是中国重汽集团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非常热闹的一年。中国重汽集团是一个在全球很响亮的中国重卡品牌,也是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在合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经销商和代理商。但是中国重汽集团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有企业,大家的感受可能比我更深,因为我毕竟来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谭旭光讲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重汽新的一届班子,先以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初步形成了年轻化、知识化、国际化的团队。这是改革突破做的第一个事情。重汽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脱离副业,心无旁鹜攻主业。干的第三件大事就是降本增效。在重汽集团、全系统建立起了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控、费用归口管理,导入价值工程,各项费用大幅度降低。降费用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的成本竞争力。过去中国重汽接待费一年7000万,今年降到1000万。各种采购都纳入招标体系,透明管理。对4500家供应商进行全面整合,全面取缔单一供方,使采购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重汽通过降低成本,同时加大了对市场支持和研发上的投入。
完成”止血”就必须创新”造血”功能
这一年中国重汽逐步实现由价格驱动向产品驱动的转型。一个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产品,市场的地位是产品,没有产品的市场地位,这个企业就没有地位。重汽集中火力从今年二季度对产品进行了整顿。全面梳理了产品,由总经理带队,分多个小组进入市场,集中研究重汽的“造血”功能。再就是优化生态。要把所有中国重汽人,把分散的精力聚集在一起研究市场,而不是研究人。把内耗的力量转化到市场去,这就是重汽的优化生态。中国重汽的干部也参加了潍柴干部每年的培训,导入了一个理念: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是客户满意才是重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同时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用数字说话,不强调理由,不要告诉我不行,要告诉我怎么才行。所以要培养一批敢打敢冲的销售人员。用KPI考核,让他们收入过一百万、二百万,这样的人要出现在重汽大家庭里,拿钱拿在明处。严禁和代理商搞台底下交易,发现一次处理一次,不光处理内部的人还要处理重汽的代理商,代理商要敢于给中国重汽说真话,你要敢于向谭旭光提问题,提一个问题如果准确奖你10万。
重汽还建立了精细管理法则。要在今年年底力争实现全过程数据上传,从供应商到终端客户包括代理商,掌握数据。重汽要在年底前要力争全面实现这个目标。
2025年前实现60万辆重汽目标
谭旭光在会上强调,中国重汽2025年前的战略目标,就是三个“20万”。重卡国内销售稳定在20万,中轻卡国内销售稳定在20万,轻型商用车20万。中国重汽集团配置更优质的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完成重组后,不管是潍柴动力发动机,还是法士特变速箱,还是汉德车桥,都将会为中国重汽提供支持,重汽将全力推动市场点单制,客户要什么就给什么,内部不保护,干得好就发展。
重汽建立了正向研发的能力。从今年开始将连续5年引进全国优秀的人才1000人,今年的1000人已经到位。
重汽要强化客户导向,持续优化商务政策和响应机制。商务政策要因地制宜。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问题24小时不过夜。将会建立一整套的监督机制。
优化营销网络,打造深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重汽和代理商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重汽面对的是客户,中国重汽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提升。每年要淘汰10%以上的僵尸渠道,引进15%优质渠道,使渠道形成竞争机制。
谭旭光强调重汽更要做强亲人服务,建立敏捷、高效、完善的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服务体系,特别是在配件供应、服务高效方面。
要紧贴市场。中国重汽的所有人都要面向市场,任何人不得和市场较劲。重汽的市场能否做好?决定着中国重汽未来能否发展。要把中国重汽做成一流企业。
中国重汽从10月份的报表看已经出现了大幅度提升,到11月份重汽的订单总量超过去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