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质量固本 内生动力助推五粮液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 孙静 发表时间:2021-02-28 03:22
分享到:
  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五粮液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通过不断释放内生增长潜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宜宾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做出新贡献。
 

质量极致 匠人情怀

  “集五粮精华 守百年匠心 唯求完美酿造 永树品质标杆”的质量方针,概括了五粮液的初心和追求,将推动五粮液新阶段发展的根基、方式、路径、目标串联起来,承载着五粮液的经营理念,也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五粮液人心中。

  五粮液始终坚持独特的纯粮固态酿造技艺,并在生产过程的全流程下足绣花功夫。

  2019年,五粮液建立了四川酿酒专用粮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固态发酵白酒酿造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层次研究平台,持续提升从原料、研发、生产到质量的产品全链条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白酒品质提升。同时,加快酿酒专用粮基地升级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以专用粮供应为核心的产品溯源管理体系建设,清晰呈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程可溯源链条,形成种、收、储、运、交全产业链闭环品控体系,确保每一滴五粮液酒口感纯正、品质如一。

  据了解,五粮液早已制定了优于国标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企业产品标准体系。无论是原辅料采购、磨粉配料、制曲,还是酿酒、陈酿、勾调、包装、储运……五粮液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管控,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利益。

  伴随着产品品质的保障,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19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每经智库联合研究、每日经济新闻出品发布的“2019中国酒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揭榜,五粮液以1159.7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38家酒类上市企业第一梯队。

 

文脉传承 存精去杂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许多传统企业面临着新的转型抉择。五粮液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也以锐意创新迈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2019年,五粮液成功推出第八代经典五粮液,实现了经典五粮液的成功迭代,市场反应良好。

  以“向中高价位产品聚焦、向自营品牌聚焦、向核心品牌聚焦”为原则,五粮液持续精简严重透支五粮液品牌价值的同质化产品,集中力量打造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四个全国性大单品,确保品牌形象层次分明、价值主张各具特色、价格带衔接有序。

  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行业龙头,五粮液以独特的多粮浓香酿造技艺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同时,五粮液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单位,其有着652年历史的古窖泥更是国家博物馆唯一收藏的活文物。

  五粮液内涵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和谐包容,美美与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2019年,五粮液文化研究院成立,旨在深挖五粮液文化富矿,研究五粮液精神遗产,进一步提升五粮液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在多措并举的合力之下,五粮液的品牌价值站上了新台阶:成功入选欧盟认可的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品牌价值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 500 强第 302 位;位列亚洲品牌500强第40名;位列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第 19 名。未来,五粮液还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的使命担当,推进品牌的传承创新和全面发展。

 

持续改革 激发活力

  在实现千亿目标的同时,持续改革、激发活力、释放潜能成为五粮液营销工作的主旋律。

  为改变系列酒品牌各自为阵、分散作战的现状,五粮液将专业扁平新系列作为营销管理变革的主导,将原有的系列酒、特头曲、五粮醇公司整合成立新的五粮浓香系列酒公司,使管理更具协同、资源更加聚焦,市场反应能力更加敏捷。同时,实现营销组织横向专业化、纵向扁平化,区域完成扁平化和职能前置化改革,划分 21 个营销战区、60个营销基地,大幅提升深耕细作市场的能力。

  利用数字化转型为产业链赋能,是五粮液的营销新道。通过成套的数字化工程建设,五粮液增强了对渠道的管控能力,启动了智慧零售体系建设项目。在消费者层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升级五粮液专卖店,推进云店平台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互动场景和消费者无接触式产品配送服务,提前锁定客户消费订单和消费信息,强化市场布局。

  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五粮液先后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落地落实。同时,建立数字化营销系统,初步构建总部与区域数字化的闭环管理体系,系统性提升营销工作的协同和执行能力。

  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五粮液在大刀阔斧推行营销系统改革的同时,强化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全方位构建起适应未来竞争的现代营销体系,体现出企业的系统应对能力和强大的发展韧性。(孙静)

作者:孙静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