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要引领带动产业协同发展

——访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孙雪松
发表时间:2021-02-28 03:20
分享到:

黄梦怡

  在福建泉州,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是一张很亮丽的名片,在很多场合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孙雪松说,作为泉州市工业设计行业的服务机构,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积极搭建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平台、信息平台、交流平台、孵化平台,同时引进境内外优势设计资源,坚持不懈倡导出台促进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将工业设计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器和抓手,向产业界推广工业设计的核心价值,并通过全面整合工业设计行业资源,帮助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深耕多年,聚焦、关注工业设计领域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2012年,当时制造业发展还不错,但工业设计缺少推动力,工业设计并未引起企业的重视。对此,协会组织了各种设计类活动,活跃设计氛围。其中,海峡两岸工业设计节是协会成立后举办的第一场设计活动,也是泉州工业设计乃至福建省首次发声。据孙雪松介绍,后续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业设计发展,协会更是寻找企业、设计机构合作,将他们的工业设计相关内容在泉州晚报“工业设计在行动”栏目上推广。在协会不断的组织推动下,在一年时间内,关于工业设计的报道从17篇增至200多篇。

  为推动泉州市工业设计发展,协会还配合政府完善工业设计相关政策,联合泉州各地方举办大赛、论坛讲座、公益扶持等活动。同时,针对一些企业提供人才推荐、设计服务以及供应链的服务等,联合国外设计资源助力泉州工业设计发展。

  发展不仅在于创新,也要注重传承

  通过多年的努力,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设计项目也主要针对泉州的重点和特色产业。孙雪松说,重点产业也就是支柱产业,是指纳税高的产业或是产业集群,例如晋江的鞋服产业、德化的陶瓷、东石的伞具、南安的铁艺、台商的智慧交通等。特色产业是指小精尖,例如中科三安的智慧农业,量少但是属于新鲜产业;台商的木雕虽然偏向传统手工业,但它需要创新,也是国家正在力推的方向。目前泉州市正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企业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新。今年协会的工作坊项目与永春县漆篮合作,也主要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由协会承办的“雨中鸟杯”国际大学生伞具创意大赛,在产学研各方的推动下,将制伞行业重视工业设计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活动颁奖仪式现场,所有晋江企业都进行落地对接,通过活动结识了东石镇梅花伞业、集成伞业、雨中鸟、雨丝梦四大家族。相关企业在此次的活动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希望活动带来的新鲜创意和设计成果,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借鉴,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也为行业提供更多工业设计新思路。由于在活动之后认识到了创新的魅力,企业分别与协会开展项目合作,包括色彩研究、伞杆结构创新、基础研究(市场分析和基础调研)。

    在合作期间,东石镇3000多家伞厂也都向大企业看齐。东石镇商会的会长单位集成伞业、福建省伞业出口商会会长单位梅花集团等几家企业联合向政府建议,以政府名义举办2017年第一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随后又于2018年开展了第二届“中国伞都杯”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至今,协会与集成伞业等企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个行业需要有代表企业先突出出来,让整个行业看到创新的力量,然后通过活动扩大影响力,再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从产品、行业、市场再到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企业就会更有创新意识。

  突出开拓引才渠道,不断提升区域聚才

  以往的人才招聘相对比较单一,都是通过招聘网、猎头、人脉等,经过协会多年的努力,不断开拓出引才渠道,已经能够实现通过项目合作、竞赛、工作坊、论坛等活动引进卓越人才。加之近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加大人才落地政策力度,区域聚才实效不断提升。孙雪松介绍说,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经历很多阻碍,因为协会举办的大赛都是国际范围,参与对象大部分都是异地大学生,而企业对于应届生提供的薪资都不会太高,除非是很突出才会高薪聘请。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提出的薪资已经比同届高很多,但作为应届生,薪资差距不大很少会奔赴异地工作。为此,他们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促成了很多政策的出台。现在除了有人才落地扶持政策外,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增设了人才与成果落地孵化奖金,实现了产业通过活动走向国际,人才通过活动扎根泉州的目的。

  在设计成果转化部分,协会也做了大量探索。设计成果转化与产业、工艺有关,比如德化的陶瓷转化率很高,而伞的转化就略显困难。因为伞骨涉及到结构的东西太多,但大部分大学生对结构工艺还不够了解。另外,服装基本都是图案,不需要申请专利,比较容易转化。协会每年开展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入驻企业,通过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生产工艺展开周期性的设计,取得了一定转化优势。

  带有社会责任的公益力量

  现在很多的地方都在推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转化,协会更是用实际行动,结合高校资源为泉州地区贡献大学生的力量,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设计下乡,让创意落地。

  早在2018年,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就组织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永春县吾峰镇最美乡村公益项目。通过大学生的在校所学,为吾峰镇村路周边、村部和幼儿园等处的闲置墙体进行设计并改造,打造艺术与教育为一体的文化长廊。2020年,协会又组织了仙夹镇公益设计工作坊,展开艺术小镇总体文化形象设计,并融入本地特色(竹编、漆篮漆画、农副产品、生态环境特色、传统村落等),设计小镇LOGO、卡通形象IP,以及农副产品外观设计等,更好地发挥了设计在提升当地产业产品品质、助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乡村风貌、培育及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

  孙雪松说,这类公益活动对协会来说负担还是比较大的。落地的费用、学生老师的交通费用等,都让协会承担是有一定困难。学校希望学生能出来实践,学生也有这个意愿,当地政府也有需求,协会作为平台来组织多方联合将会更合理、更长远。例如,在扶持农业项目方面,原本茶园的茶叶没有品牌,但在政府的支持下,协会帮忙组织品牌包装设计,政府委托工商局帮忙申请注册,之后联合电商团队进行推销售卖。孙雪松说,多方参与进来后,即使后续工业设计协会不再参与,相信当地也能够利用这些资源,获得长期的发展。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