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月10日,“2022中国智造基石名单”正式发布,用友BIP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入选智能制造年度创新方案。
该名单是“2022中国智造基石网络”项目的主要成果。中国智造基石网络是中国工业报社开展的产业服务项目,是一个聚焦中国智造的社群,由近百家工业企业及数字化服务商组成。社群致力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融合应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数据智能”驱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数智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越来越多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更加重视将数据服务嵌入企业各个业务场景中,并通过智能化产生价值。
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四年(2019-2022)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加速普及工业智能在制造业的全面应用。废钢智能判级就是用友在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
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充分利用废钢资源,提高废钢比,将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废钢回收利用成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因此,《十四五废钢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废钢智能化自动检验系统作为重点工程之一。
废钢质量检验在钢铁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钢铁冶炼控制的重点环节。废钢的质量检验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结算价格,并且废钢在炼钢生产中成本占比越来越高,废钢质量检验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大钢铁企业的核心问题。传统的废钢判级存在人工判定主观性强,现场环境差、危险,人工判级不科学,人工判定效率低,废钢判定难追溯,系统未集成等痛点及挑战。
用友BIP废钢智能判级系统结合图像采集、物联网、自动拍照、深度学习、数据接口、5G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钢铁企业废钢的智能判级和扣杂,开启钢铁行业人工智能判级的新时代,对钢铁行业的智能化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在功能层面,系统实现与物流系统的稳定交互,保证进厂、验质、出厂全流程的自动化;实现与计量系统、ERP财务结算系统等集成,实现废钢采购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不落地;以及具有自主学习、无人化验质、智能识别、集中管控、便捷追溯等功能。
用友BIP废钢智能判级系统目前已服务鞍钢集团、济源钢铁、新华冶金、敬业钢铁、闽源钢铁、鑫阳钢铁、沧州中铁等近10家钢铁行业领军企业,项目案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双碳减排:使用铁矿石相比,用废钢炼钢,1吨钢可节约铁矿石(62%铁精粉)1.6吨,减少0.35吨标准煤、1.6吨二氧化碳排放和3吨固体废弃物排放。目前已经实现智能判级6万余辆车,180余万吨废钢,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降本增效:一是现场验质人员减少,降低人工成本。按照20个卸料点,每个卸料点3人判级计算,优化人员20*3-11=49人,依据人均年工资10万元计算,年降低人工成本490万元。二是废钢智能判级公平公正,降低可控成本。用友已实施鞍钢、新华冶金、济源钢铁等实现吨废钢降低成本10元以上,其中济源降低20元/吨,新华冶金降低18元/吨,鞍钢降低12元/吨,按照年需求废钢200万吨计算,年降低可控成本3000万元。
提升钢铁行业数智化管理水平:一是统一废钢验质标准,杜绝人情验质。二是验质过程智能化、少人化,降低安全隐患。三是判级数据不落地,提高企业数智化管控水平。
用友BIP废钢智能判级系统已实施多个案例,对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废钢智能判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进行验证,总结形成废钢判级及数字化管理一体化实施方法和业务(商业)模式,取得显著实施成效。项目的技术路线、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实施方法、典型案例等具有行业可复制、可推广性,具有较高的行业示范推广价值。方案形成“废钢图片标识及等级分类”技术标准,并打造成为行业标准,从而引领废钢智能判级的行业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业报》是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领域权威主流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致力于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2022中国智造基石名单是第四次发布。
中国工业报社2022中国智造基石网络项目面向绿色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四个方向及一个单项(优秀CIO(团队)),挖掘并推介在数字化转型中成效突出的工业企业和优秀服务商。项目发布中国智造基石名单,入选名单即成为中国智造基石网络的组成部分。
基石即中坚力量。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工业企业、数字化服务商躬身入局,勇于探索,共同开创了中国智造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是中国智造当之无愧的基石。(中国工业报社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微信
微博
头条
直播
快手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