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聚焦】全国人大代表王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3-05 18:4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仪器仪表与传感器是信息获取、传输和转换、探测和控制的重要工具,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同时也是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作为高科技产业和前沿性科学研究的基础支撑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仪器仪表与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等作用日益突出,是协同保障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产业领域,其重要性不亚于“集成电路芯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下属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军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王军表示,我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整体科研能力和装备条件明显改善,是发展中国家当中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生产国,并已在国际上具备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产业基础保障能力较弱,专业化配套体系支撑与高端需求开拓不足,难以满足国家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仪器设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迫切要求。
  “亟需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仪器仪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配套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王军表示。
  对此,王军建议,统筹安排,大力支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共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可贯通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封装和测试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开辟新的途径。
  “继续加强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尤其是要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件研发项目、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化项目、中低端仪器仪表向高端转型升级项目、仪器软件和平台软件项目的支持力度。”王军建议。
  王军建议,推进国产仪器仪表的“国货配套”工作,在政策引导、企业担当和保证准入的质量门槛前提下,推动并放开国产仪器仪表在地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的使用。
  王军还建议,强化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相关领域基础学科建设,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利用高校资源,建设跨学科的智能化仪器仪表综合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人才培养向智能仪器仪表方向倾斜。

编辑:李芊诺
责编:张永杰
审核:陈雪辉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