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丘岭上浇地用上了光伏发电,山上配上多功能气象站和土壤墒情站,废弃山沟改成的拦水坝,以前的荒山岗成为村民休闲的风景带……这些是我们大青山的农民世世代代做梦也想不到的。”青岛莱西市南墅镇石庙村支书赵庶华指着村北复垦的梯形农田,诉说着这些年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带来的变化,“我们村这140多亩地,之前机械耕收不方便,山顶还有荒了没人种的丘陵薄地,现在都成了机械可以进去、旱涝保收的滴灌或喷灌的农田,年增收粮食400斤,并且修了田间路,进出很方便。”
如今,在南墅镇,像石庙村这样,由荒山丘陵变成的良田有5000多亩。这是中国五矿集团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与莱西市战略合作,在南墅镇通过对荒山丘陵进行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挂图作战向荒山丘陵要金山银山
莱西市南墅镇西北的大青山周边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农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由于丘陵区地形复杂,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后形成的自然冲沟,加上区内土层较薄、沙质土壤、降水量少、缺少水源,万亩大青山的耕地多为“望天地”。
保住青山绿水,更要金山银山。解决农民种地难不仅是世世代代大青山周边区域农民的希望,也成为莱西市政府一直寻求破解的难题。2018年底,莱西市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中,与中国五矿集团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共同对南墅镇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各部门、社区和村民意见,形成共识,于2019年1月完成可研报告并通过评审,取得立项批复,确定了共同开展“2019年度莱西市南墅镇4个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项目共涉及南墅镇28个行政村,总建设规模6.3万亩,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预计新增耕地5000余亩。2019年4月完成现场勘测,编制并提交项目设计,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2019年7月开始正式施工。
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五矿集团精心组织派出精锐团队,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同步推进南墅镇全域和田、水、路、林、生态环境全要素综合治理的长远发展思路,联合中国五矿集团内优势施工力量组成工作组,推进南墅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昔日“荒疙瘩”变成“金疙瘩”
“东馆村后的北侧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差,田地荒废,杂草丛生,遍布大小不一的废弃矿坑和废石堆。通过废弃矿坑填埋、荒地开发整治形成整齐划一的梯田,新增灌溉机井2座、集雨水池6座和蓄水池2座,沿路布置灌溉管网,合理布设给水栓,就近打开给水栓便可为农作物灌溉。”在东馆村北侧山上,站在山顶便能看到周边近千亩的复垦地已由过去裸露的丘陵地变成绿色“地毯”,地里的花生长势喜人。“过去种地得用车推,庄稼有时连种子都打不回来,不少农民宁肯地荒了也不种,现在一亩地流转得花500多元了。”南墅镇青山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宝亭乐滋滋地说,这次土地整治和复垦涉及青山新村辖区内10个村庄,建设面积约22000亩。
为解决农民种地难,五矿集团为这10个村复垦地配套新增硬化田间道路25000米,修缮原有道路1000余米,合理的路网布置既为村民往来通行带来了便利,也为农用机械化生产铺平了道路,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福”。“这只是五矿集团整治修复的4个片区之一,通过荒山丘陵整治和修复,南墅镇有2万多户农民告别了收成地靠天,进地种靠肩的历史,为农民致富铺上了新路。”南墅镇党委副书记徐金光感慨地说。
智慧科技添彩大青山
地下蓄水池、光伏发电、大数据检测天气……这在以前,地处荒山丘陵的农民连看也没看过的高科技,如今在自己的田间地头用上了。“以前我们这里离村子远,浇地没水也没电,许多地荒了,今年,五矿集团不仅给我整了地,还充分利用蓄水池上方空间,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电力,机井抽水,蓄水池蓄水,只要打开沿路的给水栓,便可为农作物灌溉,解决了我们浇地难的问题。”南墅镇山里吴家村农民李大爷说。蓄水池上的太阳能板不仅为灌溉系统提供绿色能源,还构成了集水、存水、用水的节约集约化灌排系统。
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农产品等相关数据的价值,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五矿集团不仅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的管理与服务模式,还在大青山上架设多功能气象站、土壤墒情站等环境监测系统,项目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数字农业服务大脑,实现管理决策智能化,降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过程中的风险,提升农民收入;同时引进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监测等田间精细化种植管理设备和采后分选、品控、包装等智能化设备,实现农作物从田间地头到物流运输的全过程溯源和自动化生产,在保障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探索农业产业振兴的发展之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