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了明显下滑。5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针对媒体记者“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提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笑称,记者的问题“一箭多星”。
何立峰认为,关于我国经济形势应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牢不牢固。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国GDP还能增长6.1%,其他经济指标也都很亮眼,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牢固,比较厚实,有实力也有能力应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挑战。二是要把握我国能不能很好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三是要看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虽然重大,但是短期的、暂时的。
何立峰表示,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我国经济总体上较快复苏。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抗压能力、承受能力、韧劲都比较强。5月小长假之后,各项先行指标特别是发电量每天增长5%到6%,铁路日装车数量稳步增长,有些产业特别是一些重要企业生产经营快速恢复,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两位数,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有实力、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
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经济量化指标,也就是没有提到GDP增长目标。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很多指标跟以往不具可比性。客观上,我国经济增长内容已经融入到其他相关指标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中。
“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现在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对所在国的经济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有待观察,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何立峰解释说。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何立峰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不仅仅包括经济指标也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水平提升,以及改革开放等内容,特别突出的目标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从目前执行情况看,“十三五”规划有一些指标已经提前实现,有一部分可以全面完成,极少数可以基本完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