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国返回卫星服务能力强 技术成熟可靠

发表时间:2021-02-28 11:51
分享到:

  “现役的返回卫星能够给全世界提供服务的就是中国的返回式卫星和俄罗斯光子号。”在日前由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主办的“天地往返航班助力科技艺术融合”科学传播沙龙会上,我国商业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如是说。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完成了25颗返回卫星的研制和发射。目前返回卫星面临应用转型,即由资源普查转换到面向空间科学的应用。

  国际宇航联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朱林崎表示,空间搭载实验是当前我国商业返回式卫星搭载服务主要内容,其应用领域主要分为空间科学实验、空间新技术实验、空间产业应用三方面。

  据赵会光介绍,我国现役可以提供250公斤的返回能力,微重力水平很高,准稳态微重力水平达到10的负5次方。实践八号在2006年完成了飞行任务,带回来大量的种子,利用农作物种子在空间环境会发生诱变可以进行良种的筛选和培育,现在观察看,天空育种结果喜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早期我国的林兰英院士利用返回卫星开展了首个空间微重力的实验,包括空间的半导体材料生长。2004年首次开展大批量空间微重力科学的搭载实验。

  2016年我国实践十号返回卫星完成飞行,其主要任务是开展19项空间科学实验,实验成果非常突出,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科技成果。通过返回卫星平台,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面向各方面应用的服务能力。

  25颗返回卫星还支持完成了大量新技术实验,推动了我国遥感卫星水平逐步提高。其他如CCD摄像、空间电子传输、卫星在轨道上大数据传输,早期也是利用返回卫星以搭载方式完成,水平与时俱进。此外,包括科学卫星、暗物质卫星也利用返回卫星完成了空间搭载实验,在后续重大科技攻关发挥了作用。

  赵会光表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潜力,展示出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国外主要企业青睐的新材料、电子技术、生物制药、大众消费等方向的重要投资,都牵涉微重力方面的研究。现在,利用空间站取得的制药技术,已经筛选出一批具备在空间制备的药物,有望引发医学新技术革命。比如微胶囊、干扰素等就有20种。材料方面则着眼于像晶体的空间生长和碳化硅晶体等。

  据介绍,我国返回卫星现役服务能力强,技术成熟可靠,可随时针对用户要求提供服务,但返回能力仅限于250公斤,与俄罗斯650公斤相比还有上升空间。

  传统的返回卫星技术内涵在扩充,现在正在发展新一代商业返回式卫星,未来整体回收、更高比例复用将是主要发展方向。新一代高性能商业返回卫星要提高性能,实现大承载。对微重力水平有更高要求,返回过程支持复用低冲击;在轨环境保障、温度、指令等方面全面进行能力升级。另外数据接口技术要升级,还要实现低成本。(覃勇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