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移民促扶贫 产业托起藏乡兴——甘肃天祝县生态移民促进乡村振兴调查

发表时间:2018-05-24 10:5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田庆林

  甘肃天祝县共有19个乡镇其中17个乡镇处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该县县委书记张发基表示,通过认真贯彻中办、国办《通报》精神,通过关停并转工矿企业和异地扶贫搬迁居民,完成整改率达到98.4%。今年一季度完划地区生产总值7.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工业增加值1.98亿元。

  异地搬迁让农牧民转变观念

  在自2014年以来实施生态移民的松山镇德吉新村了解到,德吉新村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98亿元,占地面积1632亩,建成95平方米.82平方米、63平方米主户型房屋894套(框架结构)、"大户型为二层复式楼,中、小户型为平房,每户留有自用院落。户均院落面积280-320平方米,德吉新村社区主要安置东坪、哈溪、朵什、大红沟、奏什斯、西大堆、安远、松山等8个乡镇、51个村的移民群众,现已搬迁入住894户39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642人。

  为解决异地搬迁资金,县上积极争取资金的同时,采用项目+自筹的方式,推进了异地搬迁项目的较快实施。驻村干部说,通过整合,为每户移民群众给予8.9万元住房补助,动员移民群众争取5—20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剩余部分由群众自筹,从根本上解决了移民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实现移民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的目标。县委书记张发基表示,县委县政府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解决生态移民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真正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立足生态恢复,着力异地搬迁,加快富民产业建设

  据了解到,在解决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上,在省上和水利厅的支持下,投资4.17亿元,启动实施了小康供水工程,在天祝县金强河上游东岸新建引水枢纽l处,修建梯级泵站3廑、146万方注入式水库1座、自来水净化厂1处.敷设捉水管道19.9公里、灌溉供水管道44.2公里、人畜伙水供水管道70.4公里。工程于2014年2月开工建设,2016年8月建成投运,每年可从金强河向南阳山片引水3080万立方米,解决项目区5万人生活用水、10万亩设施农牧业生产用水和5.7万亩饲草地灌溉用水,同时兼顾项目区农畜产品和饲草加工用水,有效解决了南阳山片水资源短缺的“瓶颈”。

  近年来在加快了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从解决山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入手,累计投入资金21.32亿元,先后建成南阳山片德吉新村、松山镇鞍子山村、打柴沟镇火石沟新村等76个移民安置点,搬迁移民15708户64552人。其中2016-2017年搬迁移民6125户24294人(建档立卡户3672户14230人,非建档立卡户2453户100石4人),肓三山片搬迁2515户10010人,乡镇收缩安置2498户10182人,县城安置1112户4102人。

  张发基表示,今年再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59户215人实施生态移民,力争再搬迁206户884人。注重长远发展,加快土地开发整理,移民群众人均分配耕地1.5亩,户均分配日光温室l座,保障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发展、能脱贫。

  加快发展有机蔬菜、白牦牛、现代舍饲养殖和中药材、食用菌、藜麦等特色种养业,特色种植面积达到61.79万亩,拓宽渠道,发展高原绿色白牦牛饲养量达7.38万头,岔口驿马养殖量5000多匹,种植中药材5万亩,年产食用菌7750吨。在去年试种藜麦5000亩的基础上今年再扩大到3万亩。绿色有机蔬菜收入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38%,养殖业收入占34%.今年,布局建设德青源金鸡扶贫产业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成效。

  松山镇驻南阳山村干部表示,在先行发展产业,解决收入怎么增的问题。为每户移民群众建设200平方米养殖暖棚1座,累计建成866座。2017年对巳建成的544座养殖暖棚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其中494座用于养殖,50座用于香菇种植,2018年计划改造食用菌棚100座.新整理耕地8200亩,按人均1.5亩标准承包到户,用于藜麦、优质牧草种植。

  立足生态建设,优化升级生态工业,延伸产业链

  县委书记张发基表示,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128个问题整改整治126个,整改率98.4%。积极配合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资源、信息调查、区划勘界等基础性工作。争取省上将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下达天祝的资金由4.62亿元增加到12.62亿元,2017年开工建设林业生态恢复治理、草原综合治理和封禁等6类43个项目,已建成37项,完成投资3.81亿元,恢复治理废旧矿山21处,整理废旧宅基地4048.5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93平方公里。

  严格落实“五禁”决定,加强迁出区生态恢复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在全面发展生态农牧产业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自2015年以来,煤炭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78.4%下降到2017年的44.6%;关闭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优化提升碳基新材料,依托国家火炬天祝县高性能碳基地,积极发展碳化硅超微粉、替料磨具、耐火材料、精细陶瓷材料及配套服务产业,全县碳化珪企业发展到22户,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12家、亿元以上3家。

  以龙腾管业、奥喆建材、宇邦防水等企业为重点,培育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多功能、轻型、优质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高档装饰材料、地下综合管廊管网设施制造。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着力打造松山滩百万千瓦风宅基地,中节能、鼎盛等重点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培育发展氟化工产业,加快宏氟锂业电池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打造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9户,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