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近几年,繁昌区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兼并重组,助企提质增效
在2021年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该企业专业生产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金属铸件产品,近几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重型机床铸件产品产量销售省内排名第一,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利税2300多万元。
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多,企业扩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已迫在眉睫。在兼并收购原破产企业安徽金丰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2022年1月份,该公司再次兼并收购原芜湖华鑫精密铸件有限公司厂区资产,用以实施年产3万吨重型铸件生产线及数控加工中心技术改造项目,两次兼并重组共盘活低效土地214亩,闲置厂房59600平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利税3800万元。同时,该企业还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项目,提高车间数字化水平,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整合闲置资源,实施精准招引
安徽奥立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位于繁昌经开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工厂长期停产,企业铸造产能闲置。繁昌区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按照“鼓励减量,允许等量”的产能置换原则,招引了总投资20亿元的安徽神悦、总投资6亿元的航汽铸锻及总投资4亿元的共享智能铸造项目落地。目前,共享智能铸造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安徽神悦项目已开工建设。三个项目建成后,将创造年产值55亿元的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铸造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
盘活“旧巢”,引来“新凤”,是当下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近三年来,该区加大闲置资产清理和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430亩。
该区将加强对亩均效益评价结果的运用,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在财税、用地、用能、用水、用电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进一步推动优质企业提质扩量增效,倒逼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俞传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