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梅斗雪开 江西工业战线拼出了“不寻常的2020年”

发表时间:2022-01-11 12:1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金国军

  梅花香自苦寒来,红梅斗雪开,印证的都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而2020年江西省工业战线的作为,则是一个较好的诠释。

  1月11日上午,中国工业报在2021年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场了解到,过去的一年,江西省工业战线克服疫情影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打拼出了一个“不寻常的2020年”。

  有的地市加强工业整体谋划,如南昌市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方案,新余市制定推动工业经济大变样实施意见,宜春市出台工业强基八大专项行动方案,景德镇市制定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有的地市在链长制实施上有实招硬招,如九江市拿出上亿元资金,启动建设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上饶市举办“拓展市场万里行”活动,累计帮助博能客车、和盈药业等企业争取销售订单600多亿元。

  有的地方在抓项目上力度很大,如赣州市为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引导资金和100亿元的“两城两谷两带”产业基金;赣江新区加大项目调度力度,11月末已超额完成年度“三百”重大工业项目投资计划。

  有的地市在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上有新思路新举措,如鹰潭市以江西铜产业大数据中心为平台,打造集信息流、贸易流、资金流和仓储物流四位一体的平台经济;抚州市着力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应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

  有的地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成效突出,如吉安市构筑“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萍乡市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均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2020年1-11月,全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居全国第13,利润总额过2000亿元、居全国第10,增速均居中部第1;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10.2%、9.2%;新增入规企业2038家,新认定“专精特新”427家、“小巨人”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新增过千亿元产业集群1个(新余钢铁),新增500亿元集群2个,新增过百亿元集群23个;有色、电子、航空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7%、13.8%、20%,汽车、食品、光伏利润分别增长44.4%、42.2%、29.5%。

  在战疫中复工复产

  破解防疫物资供需矛盾。江西省工信厅党组扛起省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职责,第一时间动员全厅、全系统、成员单位进入战备状态,迅速打出产、买、争、捐、研等保供“组合拳”,派出企业特派员,出台“口罩10条”,推动企业转产扩产、满产达产,物资产能快速释放。

  全省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实现主要防疫物资从严重短缺、全面短缺到自给自足、供需平衡的转变,特别是防护口罩日产能达到上亿只,约占全国13%。圆满完成对口支援湖北随州的物资保供任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着眼“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建立专家组,制定医药储备应急预案、疫苗储备暂行工作方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关键物资生产储备充足。

  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在全国较早提出“分类指导、错峰推进”复工复产原则,建立重大项目日调度周通报机制和中小企业工作专班,推出园区百万大招工、应急融资、信息化战“疫”等专项行动,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推出产业链链长制

  构建体系化稳链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11位省领导兼任14条重点产业链链长,15个省直部门为支撑。建立工作推进体系、职责分工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决策咨询体系、议事协调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形成闭环工作机制。各地参照确定重点链条,建立相应机制。

  开展多样化固链行动。精心绘制产业链“四图”“五清单”。组织产销对接活动30多场,签订合作项目1660多个、金额1100多亿元。开发保链强链金融产品20多个,累计为重点产业链解决融资8400多亿元。实施产业链技术对接行动,帮助解决产业链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创新成果各1000项以上。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指引,开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对接海西经济区纺织产业链系列专场招商活动,引进产业链项目350多个、金额2100多亿元。

  制定靶向式强链政策。建立产业链问题办理机制,5-11月累计收集诉求1093个、办结905个,办结率82.8%。研究出台铜产业稳定发展“16条”、汽车产业平稳发展“10条”等30多个产业链政策,“一链一策”支持产业链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相关做法在国务院有关会议上作典型介绍,得到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

  持续做优产业动能

  深入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活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规上工业R&D投入强度有望突破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成功获批,省云智大数据产业研究院、省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新增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4家。“L15高级教练机(AJT)研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5项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获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

  新基建进一步完善,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基站分别超7万个,开通5G基站3万多个,投入运营大数据中心29个,初步建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行业节点。“两化”融合提速,新增80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上云突破3万家,应用电子商务比例、部分重点领域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军民融合加快推进,开通全军武器装备信息网南昌分中心,上线江西省高分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新增“民参军”取证企业32家,重点军工单位一般能力社会化配套率达到65%。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绿色化改造,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产品11个。促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制造业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扎实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五个专项行动,建成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16个,完成597家问题化工企业、293家超标排放企业以及7481家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

  创新举办2020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刘鹤副总理发表书面致辞,20多个国家超3000万人参与线上互动,签约项目资金661.9亿元。举办全球区块链创新发展大会、中国航空产业大会、第五届“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暨首届江西设计周等开放合作活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奇安信科技集团、科大讯飞公司等多个央企名企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不断做强产业载体

  抓项目。开展“工业项目提速年”活动、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指导各地开展重大项目开竣工活动30多场。截至11月底,全省亿元以上计划新开项目1437个、开工率96.9%,续建项目中已完工或部分投产项目772个、完工率46.0%。全省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3100多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其中5020项目181个、总投资6600多亿元。

  抓企业。实施企业梯次培育成长计划,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举办映山红行动后备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制定培育壮大制造业领航企业实施意见,支持江铜集团和江钨集团三年倍增、新钢集团转型升级冲千亿。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帮助中小企业战疫情、保平稳、促发展。

  抓集群。出台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开展重点产业集群综合评价,实施产业集群双百工程。修订《全省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细则》,推进工业企业“亩产论英雄”试点。新建主题产业园115个,累计建设主题产业园218个。新建标准厂房超2000万平方米,平均入驻率达70%。省工业园区智慧云平台贯通全省开发区,上线企业超3万家。

  抓产业。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三年试点圆满完成,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累计安排扶持资金2.75亿元,带动市、县和社会投资616.7亿元,有力促进试点区域和试点行业转型发展。预计全年建材实现营业收入3200亿元,石化2900亿元,钢铁2500亿元,纺织1700亿元。抓好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全年扶持新兴产业倍增重大项目27个、安排扶持资金7300万元,带动完成生产设备投资13亿元。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航空产业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200亿元,装备制造预计达到5800亿元。

  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梳理形成全省工信系统统一权力事项清单,建成智慧工信“一网通办”云平台,实现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厅属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原有51个单位已优化整合为13个。省委深改委确定的工业口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修订发布《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落实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前置审核工作,全厅依法行政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法治机关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开展“入企连心走访”活动。联合6个部门出台支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2条。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推动76家担保机构为7173家中小企业提供低费率担保362.35亿元。建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机制,如期完成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清欠任务,“清欠”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持续开展打击“地条钢”常态巡查,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启动化工园区达标认定,做好禁化武履约。规范机制砂石行业发展。依法打击违规改装采砂船和非法改装渔业捕捞船舶的行为。加强军工监管和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协调保障。出台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暂行规定,科学配置频谱资源,加强5G基站建设干扰协调,集中打击“伪基站”“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民爆、军工等重点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2021年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场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