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6个“丽水之干”动人故事讲述“最后的江南秘境”,奋力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

发表时间:2021-02-28 08:3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刘玉发

  18日下午,本报从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水专场上获悉,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和丽水撤地设市20周年。这些年来,丽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浙江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定厉行“丽水之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澎湃活力。  

  发布会上,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通过6个故事展现丽水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这6个小故事,分别是“一方江南秘境的自觉坚守”“一家跨国企业的战略选择”“一个深山村庄的精彩蝶变”“一红酒中心的无中生有”“一台乡村村晚的文化浓情”“一户畲乡人家的幸福生活”。通过6个小故事激活“红绿”资源,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充份彰显了丽水“三把金钥匙”,驱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成效。如今,生态优美、发展提速、改革图强、开放赋能、精神富足、成果共享”共同构筑起270万丽水人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正如胡海峰书记所说:只有让老百姓腰包都鼓起来,让大家的生活都好起来,全面小康才能称得上“货真价实”。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之路,丽水今天交上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创新增收: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收富民作为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来抓,联动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增收富民主动战,这些年交出了一份具有丽水鲜明特色的“高分答卷”。丽水市圆满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年总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三个清零”。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已连续11年位居浙江全省第一。
  胡海峰指出,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均进入前十的城市,唯一一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也是全国首个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地级市。据了解,2000-2019年,丽水地区生产总值从137亿元增加到14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人均生产总值从6304元增加到66936元。2019年,丽水在全国290个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评估中排名86位,在全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评估中排名第45位。
  生态价值:从“绿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强起来”
  “高品质的医药容器对生产环境有着严苛要求,而丽水具有一流生态环境,加上优质的营商环境,是集团最终选择丽水的根本原因。”这些年来丽水为何能在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脱颖而出?来自德国肖特集团董事会主席海因里希特博士给出了答案。原来,德国肖特集团是一家有着130余年历史,专业从事特种玻璃研发制 造的世界500强企业。去年,该公司在长三角诸多城市中,经过反复比选,最终决定投资10亿元,把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中心建在丽水。令人鼓舞的是,就在上周,该项目已正式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近10亿元、税收超1亿元。从肖特集团的战略选择看出,“金凤凰”成功落户是近年来丽水提速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和具体体现。如今,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头部”企业,以及高端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选择落户丽水。这份吸引力,来自于产业发展环境的愈发优化,通过确立建设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接下来,丽水将围绕半导体全产业链、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5大产业集群,推动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必要适度的中高速增长。
  发布会上,胡海峰讲的陈家铺村的故事特别引人关注,这个故事讲的是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试点过程中,丽水把GDP和GEP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一并确立为核心发展指标,坚持“顶层设计+市场参与+基层实践”联动推进,推动GDP和GEP规模总量协同较快增长、相互之间转化效率持续较快增长。今天的丽水,“改革图强”已经成为创新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的关键一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作为一项具有统领性作用的改革抓手撬动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全面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也为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强起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双循环驱动:改革赋能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增收富民的根本动力
  胡海峰绕有兴趣的讲述了“一个红酒中心的无中生有”的小故事。丽水有一个鲜明的特征,42万丽水华侨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丽水与世界各国开展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使者和桥梁纽带。特别是,青田作为全国著名“华侨之乡”,现有33万人旅居海外,这些年丽水通过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全面推进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连续三年举办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永不落幕进口商品“世界超市”。

  胡海峰高兴地介绍到,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侨博会,吸引了线上线下60多万人次观展,国内外专业采购商达5000多人,共签订进口品牌授权代理520多个,累计意向成交29亿元,比上届增长16.6%,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由政府发起设立“两山”基金,引导工商资本和企业参与组建“两山”银行,成立“两山”公司,发挥市场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决定性作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项改革,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丽水改革经验,加强“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等“山系”品牌建设,以品牌牵引和推动生态产品增值溢价,最终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倍增,高效转化和充分释放。

  数字驱动:以数字赋能助推生态和科技的联手和联姻

  胡海峰强调,数字经济是丽水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重要路径。所以必须要抢抓机遇,要乘势而上,站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风口”,从这方面来讲,丽水理应有所作为。丽水将数字经济确立为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动以数字经济为鲜明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胡海峰进一步指出,另一方面在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上,充分利用像“互联网+”“标准化+”“工业设计+”“机器人+”这一系列的新手段,来全面提升企业装备数字化率,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丽水的传统产业能够在数字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发展活力。为此丽水在加强数字应用的同时大力实施“创新力提升工程”,特别是高标定位谋划建设,以服务全域孵化为基本特征的浙西南科创中心,立足前瞻布局,打造一批分时共享研发基地,原生态第二创新空间,包括“世外桃源”型项目集中开发圣地,最终希望以优美的自然环境, 能够为数字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插上一双腾飞翅膀。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