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金国军 文/图
图为有关中央驻赣媒体和江西省内有关媒体在华能瑞金电厂进行集体采访情景。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些央企为了帮助赣南苏区加快经济发展,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帮扶之路(目前赣州市已有央企入赣项目56个,投资总额达1448.18亿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所属的华能瑞金电厂(地处赣县)就是“传承江西红色基因,担当服务老区使命”的一个载体。
瑞金电厂建成投产以来,以自身的安全稳定生产认真履行华能服务老区的使命和重托,截至2019年6月底,累计完成发电量358.26亿千瓦时,上缴税收7.77亿元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江西省、赣州市电网安全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日前,华能江西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健平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华能江西分公司将认真贯彻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华能集团决策部署,全面建设一流区域分公司,努力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为华能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贡献。
图为华能瑞金电厂一角。
红色电厂:结束赣南没有大电源支撑点的历史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华能瑞金电厂采访时了解到,华能瑞金电厂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为支援赣南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而投资建设的红色电厂。
该电厂一期2台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于2007年4月25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4月29日开工建设,并分别于2008年12月15日和18日建成投产,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后续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并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及供热改造。1号机组为我国首台35万千瓦国产超临界机组;2号机组是华能集团总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的标志性机组。两台机组的建成投产实现了国产超临界机组的系列化,结束了赣南地区没有大的电源支撑点的历史,掀开了我国30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建设的新篇章。
贯彻新发展理念:环境保护走在行业前列
多年来瑞金电厂从设备治理、检修质量、运行指标、辅机耗电率、管理与考核等方面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资金约3.5亿元,节能降耗水平一直处于行业领先。
环境保护走在行业前列,取得多个“第一”:如,江西省第一个烟气脱硫设施与机组同步投产的火电企业,江西省第一家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火电企业,集团公司及江西省内第一家试用造纸副产物“白泥”脱硫的火电企业,并已全面实现零投入全负荷脱硝,排放指标达到燃气机组标准;先后荣获江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节能先进单位、全国“十一五”减排先进集体、江西省工业节能先进企业、全国节能先进典型企业等荣誉。
华能瑞金电厂还在不断探索由电力生产型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型企业快速转型,着力对现役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替代园区内工业企业分散小锅炉,管网已覆盖2个工业园区内30多家企业并仍在继续拓宽,为地方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以供热为基础,成功申报高新区综合能源改革试点项目,旨在为客户提供设备安全、节能改造、专项培训等综合能源服务。
图为华能瑞金电厂一角。
落实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苏区振兴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李健平说,瑞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是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能源类首个项目,是江西省、赣州市重点工程,也是华能集团落实精准扶贫“央企入赣”投资建设的红色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采用新一代高效二次再热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技术,同步安装静电除尘、脱硫、脱硝和在线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烟气排放达到甚至超过燃气机组排放标准。项目于今年5月20日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主厂房建筑工程开工,目前工程现场施工等各项工作正全面推进,500kV外送等配套设施也正有条不紊推进。
李健平表示,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本工程将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安全智能型分散控制系统DCS,各项专题研究正在稳步开展。按照华能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两台机组将分别于2021年6月28日和7月28日前建成投产。届时,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达27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135亿千瓦时,将为江西省、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加可靠的电源支撑,从根本上解决苏区振兴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对于增强江西省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促进赣州乃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