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江 章利军 侯爱民
“生态福地,智造名城”———马鞍山,一座钢铁与诗歌绽放、光荣与梦想交融的城市。“钢铁骄子,品牌闪烁”———马钢,一个创造多项国内第一,为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今,在打造美丽长江经济带的大潮中,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这家拥有铁矿资源储量近15亿吨、年生产规模达2500万吨的国有大型冶金矿山企业,正步入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征程。
开一座矿山 播一片新绿
绿色发展,理念先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马钢矿业人践行绿色环保要求、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认知。
高村铁矿在矿山发展过程中,遵循“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的方针,因地制宜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根据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制定的治理恢复计划,对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0%以上,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企业面积的81%以上。
姑山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打造绿色生态矿山。自2014年以来,在矿区绿色方面累计投资700多万元,累计种植各类树木12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47%。2013年以来,高村铁矿、姑山铁矿、长龙山铁矿、和睦山铁矿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7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实地核查,并顺利录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资源节约化 利用高效化
矿山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企业必须珍惜的宝贵资源。为了做好资源节约化、利用高效化,马钢矿业公司积极依靠科技手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书写了一篇篇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壮丽诗篇。
桃冲矿长龙山铁矿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回收矿山难采矿山和低品位矿山,并积极通过优化采矿工艺,在确保回采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对民采区的治理,并对民采残留矿进行回收,充分利用有限的矿山资源,提高回采率。自2012年以来,该矿共回采井下边残矿11.6万吨,开采回采率达到82.93%。
南山矿长期致力于资源综合利用,在凹山采场资源日益枯竭时即着手实施技术改造,率先对碎矿系统进行设备升级,并且新建了超细碎辊磨系统,在全国冶金矿山开创了工艺先例,使选厂的破碎装备条件大为改观。同时,三段磨矿系统的升级改造,保持了凹精质量近年来的稳定。
流程信息化 管理集约化
马钢张庄矿为了实现矿乡和谐、生态和谐,积极创建生态共赢圈、绿色覆盖圈、成果分享圈。目前以形成“一高两五”是企业独特竞争优势,即劳动生产率,含合同采矿等外包单位在内,500万吨规模特大型地下矿山总人数不超过800人,人均劳动生产率2000吨精矿/年,居国内矿山领先水平。无废开采,全面实现了资源全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国内铁矿第一家真正取消尾矿库的特大型地下矿山。同时,实施的高压辊、碎矿、磨选、充填四个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创新,使井下负480米运输无人驾驶实现单机运行。由此,该矿获得了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五座矿山流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支撑了马钢矿业的整体健康发展,使马钢矿业在全国冶金矿山率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马钢矿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统筹规划产线布局。在对老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改进新产线采选工艺,实施集约化开采。目前,马钢矿业是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催生了一批国内首创、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成果:第一个在国内露天铁矿中实现大规模采场内排土,引起业内人士对整体采矿学,尤其是后采矿学的关注;第一个规划对近亿立方米的铁矿露天采坑实施尾矿回填,实现了尾矿堆存与露天采坑复垦治理双赢;一个在铁矿选矿工艺中采用高压辊磨机超细碎工艺技术,代表了国内低品位铁矿石选别技术最高水平;第一个实现了“无尾排放”,桃冲矿无尾排放技术国内领先。
请输入验证码